宋代瓯语语音考

作者简介:
丁治民(1969-),男,江苏东台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语音史(江苏 苏州 215021);邵冉,饶玲,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原文出处: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瓯语是指温州地区的吴语,在吴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穷尽式地考察宋代温州籍诗人的用韵,运用“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的方法,钩稽出九条反映瓯语特征的韵例。这就把瓯语的历史上推至八百多年前的宋代。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2 期

字号:

      温州古为瓯越地,也称东瓯。东晋太宁元年(138年)分临海郡温峤以南置永嘉郡,此为温州建郡之始。隋开皇九年(589年)并临海、永嘉二郡置处州,移州治于括苍(今丽水市),改名为永嘉,属处州。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置温州,此为温州得名之始。天宝元年(742年)改温州为永嘉郡。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升瑞安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温州路。明洪武初(1368年)改温州府。清仍。1981年9月,温州辖原属温州地区的永嘉、乐清、洞头、瑞安、文成、泰顺、平阳、苍南等八个市县。其中泰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文成、洞头、苍南分别於1948年、1953年和1981年建县。

      瓯语①属吴语瓯江片,既有吴语一般共性,也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在吴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故吸引了一大批语言学家特别是温州籍语言学家的研究兴趣,发表、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论著,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温州方言共时的描写上,历时的研究则相对缺乏②。这颇滞后于学术潮流,因为其它地区的方言史的研究呈蓬勃发展的势头③。

      本文循“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的方法[1],以宋代的温州籍诗人用韵为研究对象,证以宋代其它文献语料,同时与现代瓯语相对照,钩稽宋代的瓯语特征。

      《全宋诗》的出版不仅有利于宋诗本身的研究,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宋代语音史及方音史的研究进程,我们从72册的《全宋诗》中辑得宋代温州籍诗人总计179人,其中温州8人、永嘉86人、瑞安22人、平阳39人、乐清24人,诗作数量超过50首的作者有19人。这19位诗人的基本情况可参看下表。

      宋代温州籍179位诗人的诗作总量为8067首,其中6965首为近体诗、1102首为古体诗,我们圈联韵脚,区别一般与特殊,分析归纳韵部,得到近体诗6965个韵段、14个韵部,古体诗2494个韵段、18个韵部。这与宋代通语韵系18部是一致的④。宋代温州籍诗人主要依据通语押韵,但有些用韵既不与《广韵》同用独用相同,也不与宋代通语韵系相同,对这些特殊用例,我们通过与宋代其它语料和现代瓯语相比勘,论证其为方音性质。对能反映宋代瓯语特征的韵例,我们举其荦荦大端于下:

      一、支微部与

      

      皆来部的灰韵系及泰韵合口字押入支微部是宋代通语韵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宋代温州籍诗人不仅把灰韵系及泰韵的合口字押入支微部,而且把哈韵系和皆、佳韵系及泰韵的开口字也与支微部相押,这一特征覆盖了宋代的整个温州地区,在宋代其它吴语区中也有[2],但不具有普遍性。现代瓯语中,蟹摄一二等没有合口乎,全读开口呼(乐清除外),一等韵的韵母主要为[e]和[ai]⑤,二等韵的韵母主要为[a]或,现举数字读音于下:

      

      现代瓯语蟹摄一等开口呼记音为[e],但实际读音舌位比[e]的位置还略为高一点,因为温州人在听感上觉得蟹摄一等开口乎与止摄念[i]的读音几乎无别,而一等合口乎和皆韵、佳韵系的读音与止摄念[i]的读音差别较大。宋代的温州籍诗人的用韵情况表明蟹摄一二等的音值应比接近,不像现代瓯语的如此差别,这可能是音变所致。

      二、支微部与

      

      支微部与鱼模部相押主要是《广韵》遇摄鱼虞模三韵系押入止摄支脂之微四韵系中。这是宋代吴、闽、客赣等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方言现象[3],并非宋代瓯语所独有,但宋代瓯语中有充分的表现,《张协状元》等八种南戏⑥用韵中就有110例[4]。这一特点至今还有所保存,但在各点中遇摄的分属有所不同,在温州方音中,遇摄字三分,唇音及部分牙喉音念[u],知、照、精三组声母念,其余的念[y]和,而止摄知、照、精三组声母的开口乎念[y];在乐清、永嘉、瑞安和平阳方言中,遇摄字二分,唇音及一等韵的牙喉音念[u],其余的念[y]和,止摄仅合口乎念。在现代瓯语中,《广韵》遇摄与止摄只有一部分读音相同。用韵反映的主要是遇摄的非唇音和一等韵牙喉音(甫、故、苦三字例外)押入止摄,但不同的是与遇摄相押的不仅是止摄合口呼,而且有开口呼,这与现代瓯语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