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引言 梅祖麟先生(1995)给目前方言学界考本字的基本方法取了一个很形象的名称叫“觅字法”,即根据方言的读音,在《广韵》、《集韵》一类韵书中找到一个语音与语义上最能对得上的字。不过,有时候会碰到一个古代音类有多个历史层次,这就不能简单地用觅字法了。于是,他提出新的考本字方法:“觅音法”。根据这种方法,在考本字以前必须先分好方言的历史层次,再根据方言读音确定它所属的层次,最后在这个层次内考释它的本字。 但是,有时候由于音变速度不平衡,有些字的音变滞后,混到其他音类去了,于是就不能用觅字法确定;同时,它又不属于其他历史层次,所以也不能用觅音法来确定它。但是,它是同一个音变轨迹上的滞后阶段,与正常音变处于同一条音变轨迹上,我们可以根据这条音变轨迹来确定其本字,不妨叫作“觅轨法”。下面举一些例子。 贰 混入麻韵的遇摄字
温州的“嬷”和上述各方言表示妻子的词的后一音节,本字其实是“母”。宋戴侗《六书故》:“今世俗‘母、马’同音,皆莫假切”。 “母”《广韵》莫厚切,侯韵上声,上古在之部。但此字应该还有一个明母虞韵系的读音,《广韵》失收,上古则在鱼部。 1.“母”在《诗经》中大多与之部字押韵,但是也有与鱼部字押韵的例子。《诗·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母”与鱼部字“雨”押韵。 2.“母”与“毋”本来是同一个字。《墨子·备穴》:“文(丈)盆純母少四斗。”于省吾(2009:432):“金文毋字均作母,此犹存古字。”“毋”上古鱼部,中古明母虞韵。 3.“鹦鹉”原作“婴母”,说明“婴母”中的“母”曾经有过与“鹉”相同的读音。“鹉”中古明母虞韵。《集韵》即为“婴母”的“母”注“罔甫切”,虞韵上声。 上古鱼部到中古进入以下诸韵:一等模韵,二等麻韵,三等鱼、虞韵。鱼部的“母”本当与“毋、鹉”一同进入三等虞韵系。不过中古三等介音是后起的(参看潘悟云2000第九章;潘悟云2014),由于“母”是高频词,在许多方言中没产生三等介音,于是混同于一等模韵,有些文献中写作“姥”,在现代普通话读
。 在元音方面,上古鱼部元音是[*a],从上古到现代有以下的音变:[a>
>o>u]。但是,当其他鱼部字的元音发生后高化的时候,“母”作为高频词,出现音变的滞后,停留在[ma]的阶段,与其他麻韵字合流,就读成与“马”相同的读音了,也就是现代“妈”字的来源。 与此相关的,不少方言里有许多雌性动物名称,往往加一个相当于明母麻韵的后缀,人们因为找不到本字,就把它写成“嬷”:牛嬷、猪嬷、狗嬷,等等。它的本字也是“母”,只是作为封闭类词,声调发生了变化,变作平声。
可见上海话的“囡”就是“女儿”合音。还有许多吴语中,“女”也都读成泥娘母麻韵上声,因为与“女”字的通常读音相差过多,不知道它的本字,在方言著作中多写作“囡”。 2.3照此推导,今天读若麻韵的许多常用词,它的本字应该到上古在鱼部、中古进入遇摄的字当中去找。例如“爸”的本字是“父”[*ba],到中古“父”字已经演变到虞韵系
,但口语中对父亲的称呼仍旧不变,于是当时的人就造了並母歌韵上声[b
]的“爸”字(《广韵》捕可切)来代表这个词;到现代,与中古並母歌韵上声相对应的读音本该是
,但是口语对父亲的称呼还是基本不变,只是按音变规则声母清化,声调从全浊上变作去声,今天“爸”就变成跟帮母麻韵字相同了。“妈”本字也当为“母”,现代读阴平是小称形式。汉代班昭号“曹大家”,即“曹大姑”,而今温州称婆婆为“地家”,实即“大姑”。此外,“怕”本字为“怖”,“爬”本字为“匍”,“鸦”本字为“乌”,“茶”本字为“荼”,等等,都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