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时间参照及其句法后果

作 者:
郭锐 

作者简介:
郭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语义,E-mail:guoruipku@163.com。

原文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内容提要:

现代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时间参照有两种:(一)内部参照:以句中的后续动作发生的时间为参照。(二)外部参照:以外部世界的自然时间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为参照。外部参照使句子表示的状况在现实世界中定位,而内部参照只显示句子内部多个状况之间的时间关系,与现实世界的时间无关。从时间参照角度可以解释“了、着、过”的语义功能,带“”“着”“”的VP之所以不能结句,是因为缺乏外部参照。带“”“着”“”的VP要站得住,需添加给它提供时间参照的成分,如后续的VP、数量短语,或者添加外部时间参照的“”“呢”。现代汉语小说中的叙述句有“”结句的情况,这种用法的“”正在演变为过去时的标记。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2 期

字号:

      1.1 问题的提出

      汉语中有些带“”“着”的句子必须添加“”“呢”或后续的谓词性成分才站得住,如:

      (1)a.*我吃了饭。 b.我吃了饭了。

      (2)a.*外面下着雨。 b.外面下着雨呢。

      (3)a.*我们下了课。 b.我们下了课打球。

      (4)a.*他骑着车。 b.他骑着车去学校。

      “”“呢”这样的成分有使句子站得住的作用,因此被叫做“完句成分”或“成句成分”。(贺阳,1994;黄南松,1994;孔令达,1994)但“完句”作用是怎样形成的?“完句”作用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本文试图从现实句时间参照需求的视角回答这些问题。

      1.2 语句的现实性和“完句”作用

      从根本上说,“完句”作用其实是句子的现实性所要求的。

      一个句子总要指涉(denote)外部世界的一定事件,这些事件有些是一种现实(realis)状况,即外部世界中实际发生的①,而有些是非现实(irrealis)状况(Givón,1973、1984、1994;郭锐,1997)。以此可把句子分为两种指涉类型(denotational types):

      A.现实句——指涉外部世界中实际发生的事件,如;

      (5)a.我认识他。 a’.我不认识他。

      b.小王很着急。 b’.小王不着急。

      c.他姓李。 c’.他不姓李。

      d.他知道这件事。 d’.他不知道这件事。

      (6)a.他在抽烟。 a’.他没有抽烟。

      b.我看电视呢。 b’.我没有看电视。

      c.猫在吃老鼠。 c’.猫没有吃老鼠。

      d.你来过这里。 d’.你没来过这里。

      (7)a.我看见屋里有人。 a’.我没看见屋里有人。

      b.他发现有情况。 b’.他没发现有情况。

      B.非现实句——指涉未在外部世界中实际发生的事件,从意义上看,表示惯常行为或意愿、规律、祈使等(郭锐,1997),如:

      (8)a.我看电视。 a’.我不看电视。(意愿)

      b.他抽烟。 b’.他不抽烟。(习惯)

      c.猫吃老鼠。 c’.猫不吃老鼠。(习惯)

      d.日光灯发白光。 d’.日光灯不发白光。(规律)

      e.你来这里。 e’.你别/甭来这里。(祈使)

      所谓“完句”,实质是满足现实句的现实性在谓词的时间性、名词的指称性和形容词的程度性的“实现”(grounding②要求,即现实句要求谓词表达的事件在时间上是实际发生的、体词论元成分所表达的事物实现其指称性(定指、不定指、类指等)并满足句法位置的要求、形容词所表达的属性的程度性是指明的(程度高、程度低、比较性程度)。如:

      (9)a.我看书。(时间性不明,不能作为现实句)

      b.我正在看书。(带有时间性成分“正在”,时间性明确)

      c.我看书了。(带有时间性成分“了”,时间性明确)

      (10)小王优秀。(程度性不明,一般不成句)

      b.小王很优秀。(程度性明确:程度高)

      c.小王比我优秀。(程度性明确:比另一方程度高)

      d.小王不优秀。(程度性明确:程度性的否定)

      (11)a.*一个客人来了。(“一个客人”的不定指性不满足主语的定指性要求,一般不成句)

      b.客人来了。(主语位置上光杆名词“客人”强制性地解读为定指)

      c.来客人了。(宾语位置上光杆名词“客人”强制性地解读为不定指)

      本文只讨论谓词性成分的时间性问题。

      为什么有的句子有“了”“着”这些表达时间性的成分(例(1a)、例(2a)),仍然不成句?这是因为现实句需要把事件在现实世界中落实,落实的手段其实就是在外部世界的时间过程中定位,即以外部世界的时间为参照来观察谓词所表达的事件的发生时间或进展状况,如果没有提供外部的时间参照,那么句子就站不住。而“”“着”一般不能提供外部时间参照,因而不能表达现实句。而“”“呢”提供了外部时间参照(例(1b)、例(2b)),所以句子成立。下面讨论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时间参照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