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是构建语篇内部人际关系的显性标记,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也是观察语篇人际功能的重要指标。翻译语篇人称代词研究是判断翻译语篇连贯的线索和途径,对理解语篇会话含义至关重要。有关人称代词的显化研究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但现有的研究有以下几个局限性: 一是现有的研究成果虽然已经在英语为源语,法语、德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等为目标语的欧洲语言体系中展开了较为充分的印证性研究,如证实了Blum-Kullka的显化假设,但以汉语为目标语的研究还显得较为局限。这主要集中在研究的语料多为文学语料(王克非、胡显耀2010)。二是研究对比对多集中在小句层面展开(黄立波2008)。本研究的落脚点是把人称代词置于语篇当中,考察以翻译为媒介的语篇转换过程中,人称代词在以英语为源语的语篇中所承载的语篇功能是否在翻译汉语语篇中得到对称性的体现。这一假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可以验证翻译汉语语篇中人称代词显化是否是出于对语篇意义的考虑;二是人称代词的显化关系能否视为译者和读者之间显化关系的体现。 从语言层面来说,句子或小句问需通过显性关系形成稳定链接。若无显性关系,读者则会通过句子内在逻辑或会话含义构建衔接关系、形成连贯语义,但存在与语篇作者本意相悖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会随着语篇读者与作者认知背景的相互重合度升高而降低。在翻译汉语语篇中,译者会在目标文本中插入原文本没有的线索短语如人称代词,用以强化显性衔接,旨在通过线索短语使原语篇连贯关系更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一、翻译汉语语篇中人称代词转换的可能原因 翻译汉语语篇中人称代词转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受“元语用”意识影响。翻译以简明、规范、完整为原则,而非纯粹语码转换(Baker.M.1996)。译者通过对人称代词的省略或插入,以实现译文的完整化、简明化,并帮助读者理解原文所没有明确显现的衔接关系,这是译者在语言加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元语用意识,是其对语篇命题意义的意图、态度及预判,从而引导读者对语篇命题意义的理解。 二是语言结构差异影响。不同语言衔接结构不同,Halliday & Hasan(1976)认为大多数语言系统内部存在衔接关系,如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手段,但在功能效果上不同语言的衔接手段差别较大。同一衔接手段在一种语言中可以省略,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必不可少。比如,在英语译成汉语后第三人称非人称代词“it”常被省略,而以词汇重复的方式替代衔接(赵世开1999)。 三是翻译实践选择影响。在具体实践中,对目标语篇省略或插入组织要素都有可能使其潜在语义的逻辑明析化,译者在选择性显化过程中,为使目标语篇更贴近目标语语法形式和表达习惯,可能选择显化表达方式。尤其当非专业译者面对专业类语篇任务时出现逻辑紊乱或连贯中断的可能性更大。我们认为,翻译汉语语篇中的人称代词转换原因之一,是出于翻译活动客观需要,为了使具备专业背景或非专业者都能理解源语篇的含义,译者会对人称代词做出不对称性翻译。 二、基于平行语料库的量化分析 2.1 研究假设 本文对以《金融时报》为来源的经济类语篇建立起的平行语料库进行观察和研究后发现,翻译汉语语料库的字符数远高于原文英语语料库。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印证了Blum-Kulka的显化假说,但显化假说却无法解释同为衔接语篇的要素,翻译语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为何发生了变化。研究显示,翻译汉语语篇当中不仅对衔接要素进行了省略,还主动插入了人称代词。我们把这种发现作为两个相关现象的证据:1)可以验证翻译汉语语篇中人称代词的显化是否是对语篇意义的考虑。2)人称代词的显化关系能否视为译者和读者之间的显化关系的体现。事实上,遵照明析化的目标,译者还倾向于使目标语篇更符合目标语的语言特征。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是,译者遵循“可接受性”这一首要准则(Gideon Toury的翻译准则)。 2.2 数据介绍 《金融时报》中文网站不仅提供汉语翻译文本,还提供其英语原文。本研究所建立的平行语料库选取了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为止FT中文网所节选的《金融时报》英语原文及其汉语译文。因为原文本和翻译汉语文本都来自FT中文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文体的一致性。为了提高语料对应的准确性,我们所选取的文章过滤掉了诸如序言、广告、问答栏目和游戏部分的文本。保留在语料库中的文章多是专职记者采写的财经评论、全球及中国经济热点报道、lex专栏、社评以及相应的翻译文本。语料库中所有的文章不仅对文本主体进行了编辑,还对库中所有的文章详尽标注了标题、文章作者及译者(包括括号中对于作者来源信息的介绍)。此外,网站上有关文章插图及解释、表格等支撑信息也被省略掉。因为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寻找和统计文库中的同现形式来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因此这种省略不会影响最终的研究结论。基于上述语料选取的标准,我们构建了下面的英汉语料库。详见下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