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毓林(1995)提出“谓词隐含”的概念,以此解释“的”字结构的称代规则;“谓词隐含”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的”字结构中的名词(NP1)和中心语名词(NP2)之间存在某种述谓关系(predicative relation);另外一种是“的”字结构中的动词性成分(VP)和作中心语的有价名词(N〈X〉)之间有某种述谓关系,而表示这种及物关系的谓词没有出现。前面一种情况如下面例1)组,后面一种情况如下面例2)组。 1)红木的家具→红木制造的家具 2)游泳的姿势→游泳造成的姿势 公社的土地→公社拥有的土地 关门的声音→关门发出的声音 绍兴的黄酒→绍兴出产的黄酒 开车的技术→指导开车的技术 今天的报纸→今天送来的报纸 出差的经费→用于出差的经费 谓词隐含概念的提出帮助我们解释了一些语法现象,对于认识语言结构的语义内涵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特别是对名名组合、动名组合等结构而言,有了谓词隐含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语言表层结构背后隐藏的语义信息。这对于国际汉语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来说同样具有积极的影响①。近年来,随着生成词库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语义信息的还原(recovery)和重构(rebuild)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谓词隐含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结合生成词库论中事件强迫的相关内容,对“NP1+的+NP2”结构(简称“的”字结构)进行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隐含谓词的“的”字结构的分类,即哪些“的”字结构可隐含谓词,哪些结构不隐含谓词;(2)“的”字结构中谓词隐含现象的限制条件,即解释为什么有的结构能够隐含谓词,而有的结构却不可以;(3)名词物性角色对“NP1+的+NP2”结构语义的影响和制约。 一、事件强迫与物性角色 在生成词库理论的框架下,谓词隐含被称为“事件强迫”(event coercion)。所以有必要首先对事件强迫做个简单的介绍。事件强迫概念的提出最初源于对英语中下列现象的观察(转引自Pustejovsky 1995:115): 3)a.Mary wants a beer. b.Mary enjoyed the movie. c.John began a book. 上面三例中的动词“want”、“enjoy”和“begin”在语义类型上要求后接的语言成分必须表达动作性的语义,但实际出现在语言表层形式上的成分分别为“beer”、“movie”和“book”等具有指称性的名词性成分。因此,动词后接成分的理想语义类型与实际语义类型发生了冲突,由于动词是整个句子的支撑性和关键性成分,它的强迫作用较大,因而会强迫名词在实际的语义解读过程中产生事件性的语义。上述三例完整的语义表达是: 4)a.Mary wants(to drink)a beer. b.Mary enjoyed(watching)the movie. c.John began(to read)a book. 隐含的动词“drink”、“watch”和“read”在语义解读中被还原出来了。但接踵而至的问题是:为什么被还原出来的是这些动词,而不是其他一些动词?比如a句中不能是“throw”、“buy”,b句中不能是“make”、“choose”,c句中不能是“sell”、“pick”。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Pustejovsky在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性角色(qualia role)②。物性角色是生成词库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一套词项物性结构的描写框架,尤其是针对名词的语义信息,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语义知识: (1)构成角色(constitutive role):描写一个物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材料(material)、重量(weight)、部分与组成成分等;也指物体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构成或组成其他物体。比如,“门”的构成角色中,因材料质地不同,可以分为木门、钢门、铝合金门、塑料门、铁门、铝木门、不锈钢门、玻璃门等;同时,“门”也是房屋的组成成分,其构成角色说明门是房屋的一部分; (2)形式角色(formal role):描写对象在更大的认知域内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包括方位(orientation)、大小(magnitude)、形状(shape)、维度(dimensionality)和颜色(color)等; (3)功用角色(telic role):描写对象的用途(purpose)和功能(function)。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功用角色(direct telic),人可以与某物发生直接联系,如beer的功用角色是drink;另一种是间接功用角色(purpose telic),指某个事物可以用来协助完成某个活动,如knife的功用角色是cut;此外,功用角色还可以描写人的社会功用,比如,“音乐家/批评家/科学家”等具有一定身份且以某项特定的活动为职业的人群,他们的功用角色就分别是“创作音乐/批评社会或艺术作品/进行科学研究”; (4)施成角色(agentive role):描写对象怎样形成或产生的,如创造、因果关系等;比如,饺子是用皮和馅儿包出来的,那么饺子的施成角色就是包这个动作;场景定义型名词“乘客、被告”的施成角色就是乘车活动或控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