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及亲邻语言连动式的句法地位和显赫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丹青,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民族语文

内容提要:

在汉语这种连动式显赫的语言中,连动式会向并列和主从两个方向扩展,形成更接近并列或更接近主从的语义关系,句法上仍然属于连动式而非改属并列或主从结构。连动式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常见而并非普遍,主要存在于形态不丰富的语言如壮侗语、苗瑶语、藏缅语中的彝语支及景颇语支、南亚语系,而少见或不见于形态变化较为丰富的语言如羌、藏语支和阿尔泰系语言。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1 期

字号:

      “连动式”(连动句,连动结构,serial verb construction),是描写汉语及亚、非、澳、美各洲众多语言结构的一个常用概念,而在印欧、阿尔泰等语言的描写中并不需要这个概念。换言之,连动式只是部分语言的类型特征,它跟主谓、动宾、偏正、并列这类普遍性的句法结构不同,是具有某种特异性(peculiarity)的句法结构。

      汉语等东亚语言的连动式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语法描写和研究,(如吕冀平1958,高增霞2006,Matisoff 1991)这为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类型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连动式的跨语言比较,例如Aikhenvald(2006),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单一语言研究所看不到的众多特点和连动型语言的类型共性,但这类比较受制于某些材料来源的简略性,对句法细节的揭示时或不够充分,概括也可能因此受限。另一方面,汉语学界内部的连动式研究,将连动式视同一种普遍性的结构,其结构特异性尚未得到足够关注。而在一些主要强调语言普遍性的学派中,基本上不承认连动式作为一种结构的独立存在,连动式的特异性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回避。例如黄正德、李艳惠、李亚非(2013),作为一本系统探讨汉语形式语法的专著,全书内容和例句无一为连动式。这是不可取的态度,毕竟,“不论在口头语言里,还是书面语言里,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几乎大部分都是含有复杂谓语(主要指连动式,包括兼语式——引者)的句子”。(吕冀平1958:4)回避策略,似乎显露出相关理论尚不能很好地应对连动结构。邓思颖(2010:181)则明确表明了形式句法对连动式的态度:“‘连动结构’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形式上也没有任何的特点,而连动句的一些功能也都可以从偏正结构或述补结构推导出来”。但已有形式派学者以反思的态度讨论了形式语法对连动句关注的缺失。(李亚非2014)

      连动式存在于几大洲的众多语言,(Aikhenvald 2006)回避或否认连动式的句法理论恐难以真正成为普遍性理论。本文将从连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异性出发,重新思考连动式在汉语句法系统中的类型学地位,兼及周边亲邻语言连动式的入库及显赫程度,探讨与连动式有关的类型学特征。

      本文以新生的库藏类型学为视角,(刘丹青2011,2012)认定连动结构为连动型语言语法库藏中的独立语法手段,可由句法库藏地位出发,揭示其作为显赫范畴的强大功能。本文依据汉语的考察兼及汉语的亲邻语言,主要涉及连动式的以下方面:入库身份、句法界定、原型范畴、显赫地位、库藏裂变、跨语言比较。

      一 连动式的入库身份

      1.0 连动式作为一种独立的句法结构,有别于世界上几种更普遍的基本语法结构。其独特之处遍及句法、语义、韵律诸端,其中句法特征是连动句赖以成为独立的句法结构的根本依据。下面我们先列出Aikhenvald(2006)总结的连动式的跨语言基本属性,然后以此为参照来观察分析汉语连动式的句法语义属性,据此确定其句法库藏地位和类型地位。

      Aikhenvald(2006)定义的连动式具有以下特征:

      几个动词(短语)连用;其间没有任何表示并列关系、主从关系或其他依附关系的标记;语义上表达单一事件;语调特征与单小句式的句子一致;几个动词只有一个时、一个体、一个极性赋值(要么肯定,要么否定);可以共享一个到几个核心论元;每个动词都能单独出现;连动式中的各个动词可以有同样或不同的及物性属性。

      这些属性,已足以区别于任何正则的结构,包括与连动式可能有瓜葛的并列结构和主从结构。本节先据此就汉语情况择要分析。

      1.1 连动式几个动词连用表示的是单一事件;而并列结构可以表达多个事件,不必表达单一事件,即使几个事件主体相同,也可以彼此无关,只是说话人将它们放到一起说。如:

      (1)他有时候打球,有时候养花。

      表示的是同一施事的两种惯常行为,彼此没有相关性,也难以整合成一个内部紧密的宏事件。主从结构也可以表示两个无法整合为一的事件,如:

      (2)他即使吃得很多也还是手脚无力。

      “吃得很多”和“手脚无力”是两个彼此可以独立的事件,说话人将其放在一句中是要说明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个整合的宏事件。

      连动式不同。连动式虽然包含多个动词(在汉语等语言里可以理解成更广义的谓词或谓词短语,本文简称为VP),但被整合成一个紧密的单一事件或命题,具有很强的单小句性(monoclausality,Aikhenvald 2006:6),其中的不同动词,只能表示一个宏事件中的组成部分,不能独立表达一个事件。如:

      (3)他今天上山砍柴背回家炖了肉吃。

      例(3)说的是一个单一事件,其中包含若干动作行为,所以是一个包含了若干微事件的宏事件。在本句中,“上山”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砍柴事件(宏事件)的一部分(微事件),在表示先于砍柴的行为之同时表达了砍柴的地点——这在其他结构或其他语言中可能会用方所状语来表达。“砍柴”也不是独立事件,而是跟后面的“背回家、炖肉、吃”这一系列微事件紧密相连。后面几个VP的分析以此类推。每个微事件都无法独立作为事件命题存在,其中有行为的时间顺序,方式(以砍柴来炖肉,以炖肉来就餐)、材料(以砍来的柴为炖肉材料)、目的(上山为了砍柴,砍柴背回家为了炖肉,炖肉为了吃)等语义关系。这些关系使得每个VP所表达的微事件都无法脱离其他动词而存在。用Aikhenvald(2006:13)的话说,连动式都有一种总体论元结构(overall argument structure)。例(3)中的好几个微事件,同时也都做总体论元结构的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