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7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87(2015)04~0066~11 “我是香港人!”最近一两年,常听到有香港居民这样来形容自己,特别是年轻人,好像很想别人知道他们拥有这样的身份。但一般香港居民通常会以中国人自称,毕竟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的殖民管治,回归祖国也有十八年了,自认是中国人,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香港居民何时称自己是香港人?何时称自己是中国人? 我有时也会特别强调自己是香港人,例如到了新加坡,遇上当地的华人,我想他们知道我来自香港,所以称自己是香港人,免得他们以为我来自中国台湾或中国内地,但一般来说,我会称自己是中国人,特别在旅行时,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出的护照,怎可不认自己是中国人。 今天特意说自己是香港人的,用意并不在指出他们来自香港,或在香港居住,而是具备特殊的意义。这意义是什么?有评论认为:一些年轻人这样强调自己是香港人,用意应是要指出,香港是他们土生土长的地方,他们对香港有归属感,也有责任维护这个地方现存的一切,包括住在这个地方的居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 去年的“占领行动”,显示香港社会正面临严重的分化和撕裂。为什么这样?个中原因无法在一篇文章里逐一分析,但据我看来,所谓分化和撕裂,指的应是住在这里的居民,对同一事件或观念,常有不同的理解和意见。就以刚过去的政制发展为例,部分人士说特区政府提出的方案不可接受,因不能达到所谓的“真普选”的要求;亦有认为,方案虽不完美,但碍于现实情况,与其原地踏步,不如先向前走一步。今天,不单在政制发展问题上,香港居民有十分分歧的意见,其他社会事件,如东北发展计划、机场增建第三条跑道,香港居民赞成和反对的声音同时存在。令人感到困扰的是:持相反意见的居民,都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且觉得,若然放弃自己的主张,就算是稍微让步,就好像违反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结果,在互不相让的情况下,香港多项发展计划就这样停滞不前。 为什么到了今天,香港居民突然出现身份认同的危机?为什么住在这里的居民,对自己的身份竟有如此南辕北辙的感受?为解答以上问题,本文回顾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在差不多70年的时间里,香港居民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及促成转变的原因。 一、身份认同与价值观念 交代香港居民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转变回顾之前,或许需要对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作简单的解释。 身份认同是指住在同一地方的居民,因共同拥有的身份而有的集体性感受。这种感受之所以形成,影响的因素很多,最常见的情况是:住在某地的居民,因同属一个民族,或彼此有血缘的关系,所以在身份上,就有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例如中国领土里的民众,由于血缘和历史文化等因素,他们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就是移民离开了中国,中国人的身份意识也常挥之不去。除血缘和文化的因素外,一地的政治和经济等条件对身份认同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新加坡,本身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国家成立也只有50年的时间,所以国民的身份认同很难从血缘关系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建立起来,唯一可以做的,是从政治和经济入手:作为新加坡人,他们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廉明的政府及经济的长足发展。 由于共同的身份而带来的价值观念,两者的关系可以说不言而喻。就以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为例:一旦有了中国人的身份,就或多或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念,就算自己不严格遵行,一旦违反了,心中总觉有点不安,好像做错了事。共同的价值观念不但影响个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给予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就如中国古时提出来的“大同社会”,虽仅是一种理想,但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数千年来都成为中国人共同期盼达至的目标。古语说:“礼崩乐坏”,意思是指一地的居民不再有共同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时,原有的制度就很容易崩溃,个人的行为也不会受到规范。西方谚语也说:“民无愿景、民就放肆”,意思也是指民众若然失去共同认同的身份和价值观念,后果就是各行各路,社会不分化和瓦解才奇怪呢! 另外要补充的是,身份认同并不等于个别人士的国籍。国籍可以改变,但一地居民对所居住的地方而有的共同感受,并不会随时要改变就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70年来,身处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之中的香港,本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曾出现多次变化,而生活在其中的香港居民,对自己的身份也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感受。香港居民的身份认同,在过去70年里,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945年到1984年是一个阶段,1984年到2015年是另一个阶段。首阶段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从战后到1967年是一个,1967年至1984年是另一个;1984年到现在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84年到1997年是一个,1997年至现在是另一个。下文会按不同阶段的转变做详细解释。 二、1945年至1984年香港居民身份认同与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