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留学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学术现象,即民国时期的大批中国留学生,用外文书写以中国问题为主题的学位论文,其中,留美学生的中国问题博士论文以其庞大体量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尤为引人关注。丰富的题材,翔实的内容与材料,科学新颖的研究理念与方法,使其成为民国时期域外中国研究的重要文本,也构成中国现代学术史的奠基之作。如此颇具开发研究价值的课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学界足够重视,专题研究至今阙如;散落留学通史或个别学科史中的相关阐述也不足以体现该课题的分量①。 鉴于此,有必要对民国时期留美生的中国问题博士论文展开专题研究。依逻辑顺序,本文拟就这些论文的选题及学术缘起作些分析,以为后续研究打点基础,亦就教于学界同仁。 民国时期,中国留美生究竟有多少人写作中国问题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了哪些论文?时隔多年(至少也有60多年),精确弄清此问题无疑相当困难,但现存的某些资料为我们梳理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 1927年,由部分知名中美文化人士推动组成的文化交流机构“华美协进社”统计刊发了一份英文《中国留美学生硕博士论文目录》(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收录了1902-1927年间留美生撰写的568篇硕博士论文题目;1928年,刊发了增补版,补充收录1915-1928年间160篇硕博士论文题目;1934年,再次增补刊发了1927-1931年的硕博士论文题目434篇。总计1902-1931年的硕博士论文1162篇,其中博士论文题目357篇②。经统计,其中有关中国问题的博士论文共93篇,占博士论文总数的26.05%。此目录对探讨20世纪前30年间“中国留美学生的学术努力与兴趣”有参考价值③。其缺陷是,该目录系按年代顺序排列,没有学科分类,也难以确认作者的中文姓名(因当时没有统一规范的拼音系统,故姓名拼写五花八门),使用起来颇有不便。 20世纪60年代初,旅美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民国时期曾任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的袁同礼出版了英文《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A Guide to Doctoral Dissertations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n 1905-1960)④。对20世纪上半期及稍后一段时间中国留美学生的博士论文题目按照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进行了排列,还包含作者的中文姓名、作者毕业学校及时间等信息。该目录存在的缺陷:一是分类过于粗略。将2700多篇博士论文题目划分为“人文、社会与行为科学”、“地理、生物与工程科学”、“加拿大的博士论文”三大部分,学科分类粗疏,缺乏现代学科的细致分类,检索起来颇为麻烦。二是论文题目收集不全。有的学者考证,仅法学学科,留美法学博士倪征燠、谭明德、凌兆麟、李彩霞、胡毓杰等人的博士论文就未被收入该目录⑤。三是论文作者出生年代信息错误较多。四是少数论文作者没有中文姓名,个别中文姓名打印错误。尽管存在上述局限,该目录仍是现存收录近代留美生博士论文题目及相关信息最丰富、最完整、最权威的一份资料,其内容基本覆盖了华美协进社统计中有关博士论文的题目,对研究中国近代留学史、学术史有珍贵价值,是我们探讨民国时期留美生中国问题研究状况的基本史料与依据。 为便于研究,我们将分散在袁同礼目录中以中国问题为主题的博士论文题目做了集中与归纳,并把论文题目及相关信息翻译成中文⑥;对上述论文题目依照其核心内容和学术界惯常分类进行了现代学科分类⑦;补足或纠正作者生卒信息⑧。与此同时,我们将袁同礼目录中漏收的若干篇中国问题博士论文题目纳入统计之中。 经过上述工作,我们发现:20世纪上半期留美生有关中国题材的博士论文共计314篇⑨,占同期留美生博士论文总数(1323篇)的23.74%,数量相当惊人。将这些论文进行现代学科细分,结构如下:教育学61篇,经济学54篇,政治学45篇,法学27篇,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33篇,历史学30篇,哲学19篇,文科其他学科(图书馆学、语言学、文学、音乐学等)14篇,自然科学31篇。涉及学科及专业领域极为宽广,特别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几乎囊括所有学科及专业方向。论文涉及的具体研究题目,就更加丰富多彩。这些中国问题博士论文,毫无疑问体现了民国时期中国留美学生艰苦的学术努力,其蕴涵的学术价值理念,美国汉学(现代中国学)的深刻影响,留美生个人的学术趣味与前途谋划,都显露无遗。 梳理民国时期留美生写作的310多篇中国问题博士论文,其彰显的最鲜明的学术价值取向就是学以致用、学术报国的强烈现实关照。其在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问题研究都呈现了这一重要特征。 中国教育问题是留美生最关注的领域。在留美生撰写的314篇中国问题博士论文中,有关中国教育问题的论文多达61篇,几占全部中国问题博士论文的五分之一。其可观数字,真实反映了民国一代中国海外学子对教育在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高度认知。61篇中国题材博士论文中,绝大多数研究的是具体的中国教育问题,如中国教育的民主趋向与现代化(4篇),宗教教育(8篇),初等教育(4篇),中等教育(5篇),成人教育(3篇),地方教育(4篇),乡村教育(4篇),比较教育(5篇),教育财政与公共支持(3篇),海外华人教育(4篇),教育测验(2篇),教育组织与机构(2篇)。此外,还涉及青少年教育、幼儿教育、女子教育、外语教育、师范教育、体育教育等。几乎涉及教育领域的所有具体问题,关注范畴极为宽广。这些论文,较少纯学理、理论性的研究,更多的是紧扣中国教育现实,体现了那个时代留美学子教育救国、教育报国的热烈情怀。郭秉文的《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1915年)、蒋梦麟的《中国教育原则之研究》(1917年)、庄泽宣的《中国教育制度的民主趋向》(1922年)、张彭春的《论中国教育之现代化》(1924年)、陈友松的《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1935年)等都是其中的名篇佳作。张彭春在其博士论文序言中谈及论文写作缘起,就是为了“对中国正在经历的现代化混乱过程做出关键性解释”,“发现转变时期有效教育内容的形式”,“开发出一套新的研究方法和重新调整论点的取向”⑩。陈友松在其论文导言中也说:“中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有关财政支持的各种问题的解决”,而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保证公共教育获得充足、稳定的财政支持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启示”(11)。检视留美生的中国教育问题博士论文,张彭春、陈友松的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都是为了以教育研究解决中国现实教育问题,推动中国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