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法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席留生,温州大学(温州 325035)。

原文出处:
外语学刊

内容提要:

认知语言学滥觞和发展于后现代哲学语境中,它从后现代哲学汲取营养,深深打上后现代哲学的烙印。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认知语法也不例外。本文分析后现代哲学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性和体验人本观等在认知语法研究中的体现,重点论述它们在认知语法建构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12 期

字号:

      1 引言

      西方哲学的发展,在经历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本体论、近代的认识论、20世纪以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解释派哲学为代表的语言论3大转向之后,在20世纪50-60年代进入第四个转向——后现代哲学①。一如认识论对本体论以及语言论对认识论的转向,后现代哲学转向也产生于学者们反思语言论不足的基础上。它就像一个幽灵,高举反传统、非理性、反基础、去中心化和多元论等旗帜,四处流浪,迅猛扩张,蔓延至世界各地,影响到各个领域。(王治河2006,高宣扬2010)

      在后现代哲学思潮的推动下,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以下简称CL)应运而生。它认为语言并非天赋和自治的,而是人类基于一般认知能力、经过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其核心原则为:现实-认知-语言。该原则中的3要素还分别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涵盖3个转向中的核心内涵。同时,CL所倡导的体验人本观、隐喻转喻论、原型范畴论、多元识解论、意义概念化和语义语法模糊论等都体现后现代哲学中的主要特征。因此,CL承上启下,不仅为语言研究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探索语言理论的后现代性,更重要的是,它也是语言哲学的延续,为后现代哲学的深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关于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CL研究,国内一批学者已经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如王寅(2012;2013a,b)等。

      CL分为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前者着重论述体验认知与语义之间的关系,后者以“象征单位”为基础分析语言建构的规则。(Evans,Green 2006:50)这里的认知语法研究是广义的,泛指任何以认知为取向的语言结构或语法构式的研究。笔者拟探析狭义的认知语法,特指Langacker创建的认知语言学流派。该理论博大精深,不仅是语法理论,也是CL的奠基之作。本文主要分析认知语法中所体现出的后现代哲学思想,以便深刻理解其与时俱进的研究取向,从而加深理解其理论内涵,提高创造性运用后现代理论研究语言的能力。

      2 认知语法的核心思想

      认知语法是Langacker提出的一种描述语言结构心理表征的语法理论,追求用一套有限的基本概念(如象征、认知域、凸显、活跃区和情境植入等)统一描写语言结构。该理论肇始于1976年,涉及语法的本质、语言的语义、语法构式的描述和分析等问题。他认为,语法的本质是“象征性”,可用象征单位(音义配对体)来描写它。语法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语法构式,语法构式是复杂的象征结构或象征单位的汇集(symbolic assemblies),能够进入该体系的结构只能是:(1)实际出现的语义、音系或象征结构表达式;(2)这些表达式的图式;(3)存在于(1)和(2)结构之间的范畴化关系(Langacker 1987:53-54,1991:2)。

      语法的象征性决定语法对语义的包容性,主张以语义为基础来分析语法,这与转换生成语法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Langacker将意义等同于概念化,认为其来自以身体感知和互动体验为基础的说话人的认知活动,可涵盖新创概念和固定概念、感知、动觉、情感经验以及对直接语境的识别(社会的、物理的和语言的)等(Langacker 1990:2)。一个表达式的语义值取决于概念内容和对概念内容的“识解”(construal),包括详略度、聚焦、凸显和视角4个维度(Langacker 2008:55-89)。它的实现需要参照人本因素,这决定每个象征单位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解释着自己的概念内容。

      一个表达式所标示的实体(entity)称为侧显(profile),是表达式概念内容中最为凸显的次结构。一个表达式要么侧显事物(thing),要么侧显关系(relation)。名词或名词短语侧显事物,其他词类、短语或句子则侧显不同种类的关系。一个表达式的语法范畴取决于它的侧显。认知语法认为词汇、词法和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语言系统是由一个巨大的语义和音系结构构成的网络,不同结构之间通过象征、范畴化和合成等关系联结起来。

      3 作为哲学第四转向的后现代主义

      3.1 后现代主义的3个时期

      后现代主义时间跨度长、影响范围广,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尼采的哲学,涉及哲学、文学、社会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很难为其划出一个清晰的界限,不能按照“时代性”来理解,建议依照思维方法和学术观点来划分。王寅认为,后现代主义既有时代性,又有学派性。其“时代性”表现在它的成员多为当代学者,其滥觞和发展来自对传统和现代哲学观的反思和反叛,其关键词“否定”、“消解”、“决裂”、“解构”和“颠覆”也主要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学派性”主要表现在后现代学者在反传统、超基础、去中心、非理性、后人道、多元化、不确定和悲观性等基本观点上大致达成共识。它们是王寅所分类出的后现代哲学第二期的主要特征,主要包含在一批法国学者和奥美意学者的论著中,如德里达、拉康和萨特等,可将其主要特征归结为“破坏性”和“解构性”。与其相对的是第一期,主要特征为“人本性”和“批判性”,主要包括“欧陆人本哲学”和“法兰克福批判学派”。后现代第三期的主要特征为“建设性”和“体验性”,主要是美国学者,如奎因和罗蒂等,也包括中国学者钱冠连和王寅等。王寅将后现代哲学分为这3期,便于我们理清其间的区分,分别加以论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