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业技术改造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常明明(1974- ),男,经济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经济史,贵州 贵阳 550025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农业技术改造是国家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作物产量,满足工业化快速发展需要,推进的一项重要技术革新政策,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措施。在农业技术改造运动中,人民政府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利用农业合作社这一载体,改革了传统的耕作制度,改进了耕作技术,向广大农民传授了病虫害防治知识。尽管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总体而言,农业技术改造还是取得了较大成绩,促进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6 期

字号:

      [中国分类号]S-09;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15)04-0062-11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把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转为公有,实行集体劳动,统一分配。虽然合作社中的集体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来单个农户生产资料不足,难以完成农业再生产的困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状况。如据1954年全国农家调查资料显示,1954年末,调查农户户均占有的生产用房1.04间、旧式犁0.61张、新式犁0.0093张、水车0.11部、喷雾器0.0039架、胶轮车0.0043辆、大车0.096辆①。同时,国民经济恢复后,国家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农业是工业化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生产发展落后,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要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产力落后的局面,还必须在技术方面进行改造。只有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大规模地开垦荒地,才有可能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也只有在农业生产有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之后,才能更加显示和充分发挥合作化的优越性。正如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②农业技术改造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鲜见关于此问题的专题研究成果③。本文将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对合作化运动中的农业技术改造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一、农业技术改造措施

      农业技术改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切实研究掌握气候、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实施,才能发挥最大效果。土地改革后,特别是随着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新农具的推广、灌溉设备的增加等生产条件的好转,如何采用和新的条件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进一步发挥增产潜力,是摆在党和人民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议题。

      195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其中制定了农业增产的10项具体措施:兴修水利,保持水土;推广新式农具,逐步实行农业机械化;积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开阔肥料来源,改进使用肥料的方法;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土壤;扩大复种面积;多种高产作物;改进耕作方法;消灭虫害和病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此外,《纲要》(草案)第28条还规定:“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农业技术干部。系统地建立、充实和加强农业学研究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的机构,例如农业科学院,区域性的和专业性的农业科学研究所,省农业实验站,县示范繁殖农场和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使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更好地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④这是中央作出的改造农业技术的重大政策。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只有2000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在积极恢复农业生产的同时,着手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1950年前后,因为新式农具推广到农村以后,新的耕作技术跟不上,许多农具没有发挥效能,东北区即在黑龙江省克山、辽西彰武、松江省集贤等三县试办了三个农具站,结合指导耕作技术、推广新式农具。后因克山站没有掌握好重点、技术推广跟不上农民需求,彰武站过早实行企业化,也影响了技术传授,只有集贤站推广马拉农具,保证了技术传授,受到群众欢迎。1951年东北农业部吸收集贤站的经验,以农具为主,结合其他技术的推广,在海伦、讷河增设两站。1952年发展到85个站。1952年10月,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研究了东北区建立农业技术指导站的经验,决定自1953年起,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各地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953年1月,农业部提出的《关于设置技术指导站的意见》指出,技术指导站的设置,“以县为单位,照顾到经济区划的要求设站。人员按每3万至5万亩耕地一人的原则配备。”“一般地区,设置综合性的技术指导站,在畜牧、水产、特产等地区及推广马拉农具地区,设立以该项事业为主,但又兼顾一般农业技术的指导站。”“技术指导站应尽先设置在互助合作基础较强、生产领导较健全的地区,以便顺利地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此外,还规定了技术指导站的任务,即对农业、畜牧和水产事业进行综合性的技术指导,贯彻各项技术指导方案;推广新式农具,帮助农民学会使用新农具的技术;推广劳模的丰产经验和苏联的先进经验;对农民、牧民、渔民中的生产积极分子,进行短期的技术训练⑤。

      1955年4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农业部门总结农民生产经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促进农业合作化的基层组织,是当地党领导农业生产改进农业技术的助手。“应设在互助合作基础较好,位置适中,自然条件有代表性的乡或村。”⑥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农业部门应该有计划地将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起来,使它们成为国家在技术上(如使用新式农具、换用和培养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方法、防治病虫害)援助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中心⑦。到1956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6466个站,配有干部94219人,除边远山区外,基本上做到了一区一站,平均每站5—7人。另外,各地还利用各种形式培养了大批农民骨干,帮助农民建立了一批技术组织并指导他们的活动⑧。至此,合作化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初具雏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