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哲学视野中的九鬼周造美学建树

——以九鬼之“いき”论为聚焦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英瑾,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学术界素来习惯于在海德格尔的思想框架中理解京都学派哲学家九鬼周造在其《‘いき’之构造》中所表达的美学观点,而这种解读传统本身则或许是得缘于九鬼本人曾在德国求教于海氏这一偶然性事实。但这种理解方案或许对两人之间的一些实质性思想差异估计不足。相比较而言,在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框架中重构九鬼的“いき”论,则是一个很具诱惑力的新选项。两者之间的平行关系在于:第一,九鬼的“いき”论植根于江户町人文化的真实语言实践,就像维氏的语言游戏论植根于俗常百姓的真实语言实践一样——因此,研究者便可以通过对于江户时期町人文化现象的人类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来为“いき”论祛魅。譬如,对于“いき”这个假名单词的用法考察,就可以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出该词所蕴含的意义关联网络。第二,维氏“遵从规则论”对于规则自身权威的强调,也可以在九鬼“いき”论所牵涉到的异性关系中找到类似的表达。“いき”的三个具体环节——“媚态”、“意气地”和“谛观”——就清楚地表达出了与之相关的三条规范性规则:作为正题的“饱含风情地屈从于游戏伙伴”、作为反题的“在游戏伙伴面前对于自身尊严的彰显”,以及作为合题的“对于游戏过程自身的云淡风轻式的忘却”。第三,和维特根斯坦对于“样本”在语言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呼应,九鬼也在讨论“いき的外延性表现”时提供了关于“いき文化”的丰富样本。由此,对于颜色样本的语法空间的维特根斯坦式讨论,便可以依据这一思路成为某种哲学参照系,以便利于九鬼的读者重新理解其对于富有“いき”特征的色彩所作的美学分析,以及其勾勒的“审美价值六面体”所具有的某种跨文化的先验意义。总之,素来被视为欧陆哲学外围的日本京都学派哲学,一旦被重置入当下作为西方哲学之主流的分析哲学的框架中予以重新解读,就很可能会被激发出一些崭新的意义面相,以利于深化东、西方之间的哲学对话。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11 期

字号:

       一、导论

       虽然目前大陆学界对于广义的“京都学派”哲学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但至少对于该派外围成员九鬼周造(1888~1941)来说,其美学建树的汉语研究资料已不算稀缺。其代表性作品《‘いき’之构造》,至少有了三个汉语译本。①徐金凤的相关博士论文《九鬼周造的哲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也已经出版。此外,日本的九鬼哲学专家小浜善信的著作《九鬼周造的哲学——漂泊之魂》(郭永恩等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亦已有了汉译。不过,这些零散的翻译和研究成就还远没引起国内学界普遍重视。相比较而言,九鬼在西方所得到的关注,或许还要甚于作为日本之邻的中国。这或许是得缘于九鬼本人在留欧学习时期和柏格森、萨特、胡塞尔以及海德格尔等一流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互动——特别是他本人在海德格尔的名著《通向语言之途》中所得到的来自于海氏本人的重视。②根据笔者有限的知识,在英语世界中和九鬼哲学相关的专门研究著作就有两本:一本是平库丝女士(Leslie Pincus)的《日帝时期文化之本真化——九鬼周造和国家美学的兴起》③;一本是马耶达(Graham Mayeda)的《和过哲郎、九鬼周造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空间以及伦理学》。④此外,《‘いき’之构造》的2004年英文译本也包含了赖莫(Thomas Rimer)以及米克尔森(Mark Mikkelsen)写的两篇解读性文章。⑤

       在对这些解读性文字进行浏览之后,笔者形成了这样的印象:第一,一些解读者(特别是马耶达)倾向于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解释学”的思想框架中理解九鬼的美学建树,由此将九鬼美学视为海氏哲学的某种日本化的特异变种;第二,另外一些解读者(特别是平库丝)又都试图在日本文化研究的视野中看待九鬼哲学,并由此视之为一种关于日本人审美体验的“地方性知识”。笔者则认为这两种解读倾向都各有偏颇。简言之,第一种解读方式忽略了海氏和九鬼之间的一些重要思想差异,第二种解读方式则将关于“いき”的审美体验自身的“日本性”匆忙地外推到了关于“いき”的审美哲学之上,由此忽略了这种哲学对于非日本人而言的可理解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九鬼美学思想的对于非日本人而言的“可通达性”,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着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角度重新阐发《‘いき’之构造》一书的微言大义,并由此实验性地将历来被欧陆哲学之光晕所渲染的九鬼哲学纳入到分析哲学的视野之内。

       但不得不承认,没有任何资料表明九鬼周造发表过任何和维特根斯坦相关的评论。实际上,于1941年辞世的他根本不可能读到1951年首版的维氏代表作《哲学研究》。不过,同样显见的是,两位哲学家在真实世界中的相互陌生,并不能构成阻止后来的研究者对两者进行思想比较的理由。一般而言,要对九鬼哲学这样的带有浓郁日本本土色彩的哲学进行“祛魅化”,并使之能够为日本之外的读者所理解,我们所需要的解释性理论框架最好就具备这样两个特征:第一,这个解释性框架本身已经被学术共同体所掌握,而基本上不再是有待解释的对象(否则我们的解释活动就难免陷入“以奥传奥”的窘境);第二,这个解释性框架本身应当有着足够的跨文化宽容性,以便包容被解释对象自身的文化特异性。从这两条标准去衡量,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的确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解释框架。首先,作为二十世纪罕见的得到欧陆、分析两大对立阵营共同拥戴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哲学界的“通识”。换言之,如若不试图进行非常精专的“维学”研究,学界对于他的思想要点(如“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说”、“反私人语言论证”等)的引用,一般已不需要专门的考辨和说明。其次,和黑格尔、海德格尔等德语哲学家不同,同样主要用德语进行写作的维特根斯坦并不对德语文化的“民族特异性”抱有着特别大的兴趣。实际上,的确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维特根斯坦对于德语(以及其他印欧语系语言)的特定思维逻辑的所谓“普适性”,是有着很强的哲学警觉心的。在《哲学研究》中,他曾明确警告大家不要将印欧语言中典型的主—谓句法形式普遍化,最终将其升格为哲学思维的一般形式工具(《哲学研究》§124⑥)。他还进一步提醒大家注意到俄语判断中系词缺场的语言现象,并由此试图将那种关于“Sein”的黑格尔式的宏大思辨,还原为某种关于德语文化圈的地方性知识(参看《哲学研究》§20最后一个自然段)。从这个角度看,维特根斯坦倘若能有机会读到京都学派头号哲学家西田几多郎的论文《场所》⑦的话,西田针对亚里士多德的主—谓逻辑在西方哲学中的统治地位所发起的思想围剿,或许会引起他的强烈共鸣。笔者相信同样的思想共鸣也会存在于维氏和九鬼周造之间。下面我们就立即切入对于九鬼的《‘いき’之构造》的文本分析,以便将两位哲人之间的思想关联予以具体化。

       二、江户町人俗文化语境中的关于“いき”的语言实践

       虽然很难说九鬼周造曾经像维特根斯坦那样发展出一种自觉的语言哲学,但是对于“いき”这个审美范畴的语言哲学面相,他还是有着明确的意识的。在《‘いき’之构造》的一开头,他实质上便向读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いき”这个概念是不是日语所独有的?它是不是能够被恰当地翻译为欧洲的概念?在对英、德、法、希腊等诸国文字的类似概念作出富含细节的比较分析之后,他最后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并由此将“いき”的特异性化归为了日本民族审美活动的特异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