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绩效审计的实施框架 一般性环境绩效审计,是在一般性环境审计项目的基础上,对环保项目的持续性影响进行评估。近年来,我国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进行探索,将一般性环境绩效审计与领导经济责任相结合(见下图)。环境绩效审计实施框架总结起来就是“一二四”,即围绕一个目标,促进环境管理完善、健全环境保护制度、提高资金效益和工作绩效;坚持两个并重,即领导责任与决策管理并重,真实合规性与执行绩效并重;重视四个环节,即重视政府责任、政策执行、资金运用和绩效发挥。
灵活运用取证方法 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必须对区域内的总体环境背景进行宏观把握,结合当地的环境容量背景、经济发展方向和自然资源的总体价值进行分析。在整体把握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整体状况时,要从几个关联数据中进行判断:环境容量、土壤、水污染物背景值、城镇化率、人口增长率、碳排放量、当地主导工业的经济状况等。只有将这些关联数据有机结合,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才能指导环境绩效审计的方向、内容和重点,并做出科学适当的评价。常用的关联数据取证方法有: (一)运行观察法。关注环保项目和有关项目主体在环境治污运行和管理模式中的具体做法,分析采取这种模式的内在原因,从中找出问题。 在某市环境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发现一家生产企业在监控探头附近安装自来水管,周围是非工人住宿和生产区,在此安置基本无使用价值,但该自来水龙头有长期使用的痕迹。审计人员抽查在线监测数据、环保部门的监管记录和企业用水量,最终发现该生产企业采用自来水冲洗在线监控的方法,降低废水排放浓度测量值,逃避环境监管。 (二)科学取样法。在分析项目运行时间、监测时间和统计数据采样时点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对水样、底泥、土壤等取样再检,从而科学评价项目治理效果。 在某次环保项目资金专项审计中,审计人员对某环保公司通过相关部门验收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项目,进行现场踏勘并随机取样检测,发现治理后的项目施工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有效维护,表面覆盖的土层已有部分随雨水流失;未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有的表层土壤未进行处理,只在原土壤覆盖不到10厘米的土层。审计人员随机抽取已治理的2个底泥样品和4个土块样品,送省环保厅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发现,2个底泥样品和4个土块样品中重金属单位含量均超标。通过科学的取样化验,审计人员发现利用专项环保资金建立的治污项目,治理前后重金属污染状况基本上无差别的情况。 (三)专家借力法。环境审计专业性强,因此在特定情况下,审计人员需要借助外力,听取专家的意见从而拓宽审计思路。 某市境内富含重金属的尾砂库采取修建挡石墙或浆砌石重力坝,并在闭库后采取覆土植草的技术措施,防止丰水季节尾砂随雨水流入河道,从而达到减排的目的。在审计项目中,审计组外聘的省环科院专家在仔细分析和查看现场后提出,该尾砂库在施工过程中未进行防渗防漏控制,同时也未对富含重金属的渗透液进行收集处理,直接导致渗透液进入地表水和土壤中,造成污染隐患。由此,审计组借力专家意见,发现了环保项目设计的重大问题和对当地环境保护带来的重大隐患。 审计可从以下环节借力专家,即审前调查期、审计方案制订期、延伸审计期和审计意见发表期。可灵活采用几种方式:电话咨询和座谈;聘请专家到场,出具专家意见;审计人员取得有关审计证据,送至专家工作单位,专家根据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间的逻辑关系鉴定审计证据的真实性。 (四)工艺流程法。工艺流程法指通过项目的工艺流程计算分析排污量和治污效果,从而对项目的效益发挥发表评价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在某市节能减排审计项目中,审计组审核某钢铁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排污费核定情况时,面对核定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及如何核定大气排污量的难题,审计人员回归生产工艺流程,从物料守恒定律破解难题。审计人员发现,该钢铁厂3号高炉废水经污水厂处理后,沉淀物中含有瓦斯泥、瓦斯灰和含锌除尘灰。瓦斯泥和瓦斯灰含铅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的管理进行处置。 审计人员沿着工艺流程,从瓦斯泥、瓦斯灰和含锌除尘灰的去处着手,一是审查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程序是否合法;二是通过处置的危险废物量,按照物料守恒的方法,核算污水处理量,从而判定该钢铁厂是否对高炉废水进行全部处理;三是从最终处置的危险废物量来核算该钢铁厂实际排污量,与环保部门计算的排污量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排污费的核定标准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