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作 者:
张胜 

作者简介:
张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原文出处:
财政监督:财会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审计学课程是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也是财务管理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审计学知识是学生今后从事审计工作的基础,因而提高审计学的教学效果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一直以来,学生普遍认为审计学是一门难学的课程,教师则普遍认为审计学是一门难教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笔者认为,教学效果不好与学生有关也与教学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因而,要让学生更好地学好审计学,以及今后更好地从事审计实务工作,应首先解决好审计学教学这一源头存在的问题。因而,对审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课程设置。审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税务、经济学、概率论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因而,要想教好审计学,进而让学生学好审计学,需要有这些课程作为基础。然而,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生在学习审计学时有些重要的先行课程并未学习,比如财务管理课程。拿审计程序之一的分析程序来说,在理解和运用该程序时,需要利用财务分析的相关知识,否则对分析程序的原理及运用很难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风险评估”时,要将被审计单位内外环境与相关财务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但学生如果不明白财务分析的原理,则很难理解利用分析程序是如何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又比如,在学习“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这个内容时,也需要利用财务分析的知识来理解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动机。因为财务指标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为了达到融资目的,被审计单位有很强的动机去舞弊,因而舞弊风险就很高。如果学生没有财务分析的基础,也就很难理解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动机。而舞弊动机这一重要舞弊风险因素的识别对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是有重要作用的,如被审计单位舞弊动机很高且其他舞弊风险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则被审单位的舞弊很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把识别和评价为舞弊高风险的地方作为重点领域,在风险应对时则重点应对,以尽可能地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将审计风险降低到较低的水平,以保障发表审计意见更加恰当,为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信息,降低他们的信息风险,减少他们经济决策上的失误。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对审计学教学效果的好坏有较大影响。因而,应将先行课程学完之后再开设审计学课程。当然,由于有些院校会计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大,而教学资源又相对有限,不可能把审计学的所有先行课程安排在审计学之前,但应尽可能保障把先行课程安排在审计学教学之前。

      (二)教材

      1.教材内容逻辑性不清晰,需要重新梳理。目前的审计学教材一般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抽样、审计工作底稿、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业务循环审计、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质量控制、职业道德等内容。审计学教材在安排上述内容时,一般是将相互联系的内容拆成不同的章节,分别进行讲解。这样处理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将相互联系的知识点人为地拆开了。学生们对于每一章节的内容可能掌握得很好,但是往往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不清楚各章节之间是什么关系,甚至每章内部各节之间是什么关系,缺乏对教材知识的整体认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使所讲授的知识点的相互关系更加清晰,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如下做法:首先,在正式上课之前,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后的整体框架图展示给学生,然后在每次讲解某一章内容之前,将这一框架图再次展示给学生,并讲解该章的内容是在框架图的哪个部分,有什么作用。这样,学生在学习审计学课程之前对审计学课程的内容及各内容之间的联系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在具体学习某一章之前,就已经清楚了它在整个审计学课程中的位置及作用。图1是对审计学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后的框架图。该框架图是按照审计业务的流程将审计区分为几个阶段,对于不同的阶段,又区分为不同的审计过程或方法,而这些审计过程和方法则对应于教材中的每一章内容。这样,就可以按照审计流程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一目了然。

      2.教材内容过于抽象,需要补充实务性的材料。审计学教材的内容理论性太强、太过于抽象,教师如果纯粹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学生将很难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而且会觉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按教材进行讲授的过程中,还应补充一些实务性的材料。

      (1)审计工作底稿。虽然出于对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的保密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已完成的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底稿一般不易获取,也不宜作为参考资料在课堂上公开讲授,但出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业已完成的审计业务工作底稿又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它是对审计业务全过程的记录,比较具体,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学生熟悉审计业务流程有很大帮助,对他们了解审计实务也有很大帮助。因而,教师或其所在院系可与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所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把审计工作底稿中除涉密信息之外的工作底稿拿出来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当然,可以给相关方一定的使用费。此外,相关院校也可通过与中注协进行沟通,通过中注协与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进行协商,并从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审计业务的工作底稿作为教学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