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15)04-0075-07 柏拉图在其著名的《泰阿泰德》篇中区分了知识、意见与无知,在他看来,只有与理念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知识,否则便是意见或无知。换言之,真正的知识需要接受检验,未经检验过的知识是不可靠的。教学知识是人类知识中的重要部分,它如果称得上一种知识的话,就必须接受认识论的检验。知识检验是认识论的核心所在,它力求为知识的合理存在提供坚实的基础,“任何哲学体系和科学体系都将是不可能的,除非它们能够经受知识理论的检验和裁决”[1](前言),教学知识亦然。那么,教学知识的检验与证实又是怎样进行的,它面临哪些认识论困难,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呢? 一、真理符合论的蕴涵及其困难 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阐述符合论的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指出:“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这就是假。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这就是真”[2](P79),即事实决定命题的真,而不是命题的真决定事实的存在。命题的真假不取决于命题本身,而取决于它与事实的对应关系,如果符合客观事实,该命题即为真命题,否则,它便是假命题。真理性命题与相关事实构成一一对应的符合关系。然而,事物有多种特征、多个方面,如果是这样,那么,命题是与事物存在的符合,还是与事物某一方面或某些特性符合?亚里士多德似乎坚持命题与事物特性的对应,因为,在事物的特性中,有的表现本质,有的并不表现本质,真命题应符合事物的本质特征。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说首先遭到皮浪主义者的猛烈攻击,皮浪主义者主要从判断者、判断工具和判断依据三方面论证了真理检验的不可能性。在真理的标准上,他们认为,不同人有不同的感觉,感觉是不可靠的,不确定的,我们无法相信感觉向我们报告的一切,而人的理智也是不可理解的,我们没有关于理智的确切知识,我们又怎能依靠理智来判断命题的真假呢?洛克发挥了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提出了经验主义的真理“摹本说”。他认为,如果观念与参照的东西契合,它就是真的,如果与参照的东西不契合,它就是假的。即,真的观念是客观实在或原型的摹本。但洛克又认为,“复杂的样式观念”和“关系观念”根本没有客观存在物与之直接对应,因此它们的真理性标准只存在于观念本身的关系之中。即复杂观念的真仅仅是观念与观念之间、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契合,而实体的实在本质是不可知的。洛克的真理摹本说遭到贝克莱的强烈反对。贝克莱指出,既然实体是不可知的,我们又如何知道自己的观念是否与它契合呢?“人们如果相信有实在的事物存在于心外,并且以为自己的知识,只有在契合于实在的事物时,才是真实的,那他们当然不能确知自己有了任何实在的知识。因为我们如何能知道我们所知觉的事物是和那些未曾知觉到的事物相契合呢?是和存在于心外的那些事物相契合呢?”[3](P58)为了避免洛克认识论中的矛盾,避免把观念与存在这样不同性质的东西进行直接比较,贝克莱干脆断言,人心之外根本不存在客观的物质,“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贝克莱的认识论立场破坏了经验主义的真理摹本说,导致唯我论,也动摇了宗教的基础。在他看来,上帝同外物一样,外在于主体的经验,同样是不可知的。这样,贝克莱陷入了不可自拔的理论困境之中,休谟则走向不可知论。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走出自己的经验知觉范围认识外在事物,山川大地,日月星辰,如此等等,都不过是一束知觉之流[1](P310),这便彻底否定了人有获得客观物质世界的真理的可能性。至此,真理摹本说遭到毁灭性打击,似乎寿终正寝了。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尝试对真理摹本说进行改造。他说:“真理是我们某些观念的一种性质,它意味着观念与实在的符合,而虚假则意味着观念和实在的不符合。”[4](P101)在他看来,洛克的摹本说仅仅适合那些“可感觉事物的真实观念”,而不适合大多数真的观念,如历史观念、逻辑与数学的真的观念、时钟的“计时功能”、发条的“弹性”等,因为这些观念没有直接的摹写对象。他认为,摹本说中的真理是固定的、静止的、惰性的,而真理是对于观念而发生的,“它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个事件或过程,就是它证实它本身的过程,就是它的证实过程,它的有效性就是使之生效的过程”[1](P103)。真理是个过程,它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而不是静止的、凝固不变的。一个观念是有用的,它就是真的,或一个观念是真的,它就是有用的。詹姆斯的“有用即真理”将价值论真理意义等同于认识论的真理标准,背离了认识论的基本追求,遭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反对。罗素认为真理的意义不同于真理的标准,因为,命题的对象可能并不存在,但命题可能是真的。如,圣诞老人并不存在,而“圣诞老人存在”却是真的。 面对真理符合说的上述困境,一些哲学家提出真理融合说和真理一致说。英国哲学家布拉德雷提出真理融洽说,他认为,对局部的认识不可能是全真的,真理是对于整体的认识。任何局部认识不能成为整体认识的基础,真理符合说把感觉经验看做是全部认识的基础是没有根据的。从感觉经验中得不出整体认识,整体认识只能依赖于理性的推理。在他看来,由于实在是由无数个部分组成的统一的融洽整体,所以对实在的认识就是对整体的认识,对部分的认识最多只能是部分的真,而不是统一融洽的整体自身。主张真理融洽说的哲学家还有斯宾诺莎、黑格尔等人。此外,维也纳学派的主要成员纽拉特提出真理一致说。他反对把直接经验、原子经验看做是认识的基础,反对把经验之外的某种实在看做是科学知识的对象,因为人们不可能超出思想或语言的范围而达到实在本身,不能在思想或语言之外把我们关于实在的陈述与实在本身进行比较,我们只能根据命题与命题之间是否一致来判断命题的真假。如果某个命题与同一命题体系内的有关命题相一致,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1](P315)。 真理符合说面临许多困境,其中最主要的诘题是:认识内容与客观实在的关系问题、主客符合的判断标准问题。许多哲学家坚持认为,认识内容与客观实在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认识内容在我在内,而客观实在在外在物,两者性质截然不同,如何通达?我们又是凭借什么手段、途径知道观念与实在是符合还是不符合?显然,我们回答不了这些复杂的问题。所以,较多的哲学家纷纷从真理符合说转向真理一致说、真理有用说和真理融洽说。总之,真理符合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困难。的确,真理符合说有着种种似乎难以克服或超越的理论问题,然而要从根本上完全彻底地颠覆它也是不可能的,它是我们不可避免的理论选择。否则,我们的任何言说都将失去实际的意义,因为我们希望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而不是虚幻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