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以下簡稱《長編》)是宋史研究的基本文獻,歷來爲史家所矚目。《四庫全書總目》稱“其淹貫詳贍,固讀史者考證之林也”①,可謂恰如其分。然而,此書卷帙浩繁,向無足本傳世。現存之本分爲兩個版本系統,其一爲南宋書坊所刻五朝節本系統(凡一百零八卷,以子卷計則一百七十五卷),其二爲乾隆間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七朝本系統(五百二十卷)②。相較而言,後一系統更爲完備,故而爲治史者所青睞,學界習知者包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文津閣四庫全書本、嘉慶二十四年(1819)愛日精廬活字本、光緒七年(1881)浙江書局刻本。其中活字本實據文瀾閣傳抄本擺印③,而浙江書局本係以活字本爲底本,校以文瀾閣殘本。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出版的中華書局點校本又以浙江書局本爲底本,以文津閣本、活字本爲通校本,參校宋刻節本,成爲當今學界最通行的版本。以上皆可歸入四庫閣本系統。然而,閣本系統《長編》存在着四庫本所共有的諸多問題,主要是民族語譯名遭到篡改,涉及胡虜夷狄等違礙字眼的内容遭到删削等④。儘管研究者嘗試通過參校其他傳世文獻等手段,對《長編》進行局部的復原工作,但這終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幸運的是,筆者發現湖南圖書館藏有一部《長編》的四庫底本。經研究,此本大致保留了館臣篡改前的原始面貌,爲全面復原七朝本《長編》提供了可能;同時,該底本對於研究《永樂大典》輯佚、民族語名改譯等四庫學問題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一、《長編》四庫底本的基本面貌及其性質 湖南圖書館所藏抄本《長編》(典藏號:善221/20—2),五百二十卷,目録二卷,凡200册。每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白口紅格單魚尾,四周雙邊(見書影一)。鈐有“翰林院典簿廳關防”滿漢文長方印⑤、“翰林院印”滿漢文大方印、“臣許乃普”、“趙唐榮印”、“南嶽圖書館藏”、“湖南省中山圖書館珍藏”等藏書印。其中多有硃、墨筆塗乙痕跡(見書影二)。 《湖南省古籍善本書目》僅將此本簡單著録爲“四庫全書底本”⑥,而未作詳細介紹,故長期以來並未引起學界重視,自然也無人注意到它珍貴的文獻價值。筆者于2014年初在湖南圖書館查閲此本,認定其確爲四庫底本,理由有三:其一,從藏書印判斷,“翰林院典簿廳關防”印及“翰林院印”均爲四庫底本的重要標識,前者更是早期四庫採進本及大典本的專用印鑒⑦;其二,從用紙、行款上看,白口紅格棉紙爲四庫館專用紙張,八行二十一字也是四庫底本的通用行格;其三,隨處可見的硃墨塗乙也是四庫底本的一個重要特徵。
書影一:行款及部分藏書印
書影二:修改痕跡 另外,從藏書印還可推測出《長編》四庫底本從翰林院流出,最終落户湖南圖書館的大致過程。此本鈐有“臣許乃普”印,按許乃普乃道咸名臣,初以翰林院編修充實録館纂修提調,後官至刑部、吏部尚書,兼任實録館總裁。同時,許氏還是著名的藏書家,插架甚富,其中多有自翰林院流出者,如《朝野類要》的四庫底本即爲其所藏⑧,這些翰苑之物或許皆爲許氏在館中任職時所得⑨。《長編》四庫底本應該也是經由許氏之手流出⑩,迨其歿後,藏書散逸四方,此本幾經輾轉(11),民國年間進入湖南公共藏書系統。起初藏於南嶽圖書館(1933年成立於衡山),建國後該館所藏古籍爲湖南省中山圖書館(1970年更名爲湖南圖書館)接收,最終落户湘圖。 以上將此《長編》抄本認定爲四庫底本,不過是一個籠統的判斷,至於它究竟是《永樂大典》輯本整理過程中哪一階段的本子,還需要結合其具體内容加以分析。與現存四庫諸閣本及刻本相比,《長編》四庫底本以下三方面特徵尤其值得注意。 第一,《長編》四庫底本之譯名皆保留館臣改譯前的原貌,並在其旁圈註應改之譯名。以下通過比勘宋本、《大典》殘本及其他文獻,聊舉兩例略加説明。 (1)卷二六二熙寧八年四月庚辰,四庫底本原作:“蕃官副軍主李磨氈角授三班借職。”“磨氈角”,墨筆改作“默戩覺”,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活字本、浙本及點校本皆同。按《永樂大典》引《長編》即作“磨氈角”(12)。又同月甲申條,底本原作:“馬銜山後欺當族蕃部打波説諭趙醇忠及母妻等來降,又誘洮州邦令酋首居岷州城北,遂成蕃市。”其中“欺當”、“打波”、“邦令”,墨筆分别改作“錫丹”、“達克博”、“巴淩”,此三名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活字本、浙本、點校本皆與墨筆改譯者相同,而《永樂大典》引《長編》則與四庫底本一致(13)。 (2)卷五一七元符二年十月丁未條,四庫底本原作“鵝毛兀都城、囉咓抹逋城、厮歸丁、南宗堡、膔哥城係要切之處”,其中“鵝毛兀都”、“囉咓抹逋”、“膔哥”,墨筆分别改爲“阿密鄂特”、“魯旺瑪爾布”、“羅格”。此三名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活字本、浙本、點校本皆爲改後之譯名。又“厮歸丁”墨筆改爲“斯桂鼎”,文淵、文津閣本同,而活字本、浙本、點校本則作“斯嚕丹”;“南宗”墨筆改作“鼐宗”,文淵閣本、活字本、浙本、點校本皆同,而文津閣本仍作“南宗”。按《宋會要輯稿》載此事作“鵝毛城、羅瓦抹逋城、廝歸丁、南宗堡、膔哥城係要切之處”(14),所記諸城之名與《長編》四庫底本略同,均爲宋時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