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流思想与实践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之泰,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 101149 王之泰(1939- ),男,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北京物资学院教授,著名物流学家,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院士,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常委,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物流。

原文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内容提要:

我国古代物流和现代物流存在很大区别,在认识上,古代物流重“储”,而现代物流重“流”;在思想上,古代物流主要是“重储思想”,现代物流主要是“系统思想”;在观念上,古代是以静态的观念为主导,现代是以动态的观念为主导。基于此,一系列派生的政策、主张、运行、工程、装备、技术等随之而来,如先秦时期的“重储思想”,荀子“物畅其流”的主张,万里长城对物流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法制化、快速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造就的历史辉煌,大运河对南北沟通的重要作用,漕运直抵北京的辉煌,郑和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等,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研究我国古代物流思想与实践,对“南船北马”、漕运、纲运、古道路体系、古丝绸之路、古代仓储等进行系统梳理,可从中寻找一些今天的参照和借鉴。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5)06-0006-08

       很早之前就曾经试图对我国古代物流做一个全面研究,也曾就个别问题发表过短文,并试图就此申报国家科研选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题目太大,初期寻找资料的时候,就被震慑住了。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如此之长的一个时间跨度,闪亮之处太多,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总结难度很大,在此只能做一个有限的梳理和总结。

       “古为今用”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领域,在物流微观经济领域也是如此。研究探讨我国古代物流思想与实践,其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从古至今的梳理,更重要的在于从中寻找一些今天的参照和借鉴。最近几年,在涉及中国古文化的游览及参观过程中,基于职业习惯,一直在有意识地寻找与物流相关的资料,确实有些收获。

       我国古代物流与现代物流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在认识上,古代物流重“储”,而现代物流重“流”;在思想上,古代的主体是“重储思想”,现代的主体是“系统思想”;在观念上,古代是以静态的观念为主导,现代是以动态的观念为主导。当然,一系列派生的政策、主张、运行、工程、装备、技术等都由此而来,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理性的发展、系统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大系统”概念的形成是近代、现代的事情。但是,在我国古代,物流的主体或者局部已经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古代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系统性思维,尤以对仓储与社会经济、生产方面关联的认识最为深刻。早在农业社会,仓储这个与物流主体强相关的领域便开始了一定程度的理性发展。

       从古至今,我国各时期物流相关领域的发展都有其特殊性:先秦时期已经明确形成了“重储思想”,也可以看到“物畅其流”的脉络;之后与物流相关的万里长城横贯我国东西;到了隋朝,大运河开始运行,沟通了我国的南北;再后来,则是早在宋朝就影响社会并达到辉煌的纲运……这些,构成了我们对中国物流古今的一些认知。

       一、古代人物与物流

       1.管子:重储思想

       粮食仓储是与人类历史并存的仓储形态,古代有许多留存至今的印记,但具体何时开始、是否有据可查并非本文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史料证明,早在古代,我国粮食仓储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本文形成过程中,恰好有则新闻提供了佐证:2015年3月公布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闻,其中之一就是河南洛阳隋代国家粮仓回洛仓遗址。[1]洛阳回洛仓仓窖数量在700座左右,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仓窖数量最多的古代粮食仓储遗址。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对仓储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性认识,当时形成的“重储思想”是一个与物流强相关的重要思想。

       先秦诸子形成的所谓“重储思想”,其内涵是将仓储问题政治化,把仓储与国家国力、权力及国计民生、社稷安危直接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仓储在思想和理论认识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具体的实物运动的范畴,而升华为国家、社稷、民生乃至治国之策。先秦诸子之一,春秋时期在齐国任宰相的管子特别重视仓储作为社会物质基础的作用。他有句非常著名的言论:“仓廪实而知礼节”,把仓廪充实这个物质基础与文明、文化广泛而有深度地联系起来,明确表述了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与仓储是否充实间的关系。

       可见,先秦时期形成的仓储理论和思想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后人将之归纳为先秦诸子的“重储思想”。特别需要重视的是,这些思想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它们还向各方面延伸,进行多方实践,形成了许多政论和治国之策,转化成了治理国家方面的实践和应用。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积储备荒”“积储备战”“积储安民”等以仓储理论为依托的具体运作就是重要表现,而且十分广泛,并不限于某一局部,春秋战国时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有成功运用,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反过来,这些成功的实践和运用也从不同角度丰富并进一步论证了“重储思想”的重要作用。这种思想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困难时期赋予我们的“感性”认识,使古今得以相互印证。

       抽象的表述对于一些思想家而言并不难,但那个时期的“重储思想”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两句抽象的表述,实际上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运作的内涵。对仓储的认识进一步引发了关于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两种储备方式的探讨,对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两种模式优缺点的探索和实际运用历经了很长一段时间,进行了长期的实践从而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粮食储备政策。这充分说明,在我国先秦时期,这方面的思想和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深入到了“国”“民”等制度层面。

       2.荀子:货畅其流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在上书李鸿章时提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四项革新政治的主张,在他提出的建国纲领中明确了“货畅其流”的经济主张。同一时期,晚清学者郑观应也提出了“物畅其流”的主张,其原话是“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2]很多人认为,“货畅其流”是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的,应当说这是一种局限。其实,这个思想始于古代,是古今有识之士的共识,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已经形成的一种思想脉络,并一直延续至今。其最早的文字表述可以追溯到儒家代表人物先秦诸子之一的荀子。有研究认为,“货畅其流”最初的提出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