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发展二十年之省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国奋,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台湾研究》杂志副主编。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

内容提要:

论文从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来观察思考1995年以来20年的两岸关系史,探讨了两岸关系在曲折前行中的种种问题与矛盾,认为目前两岸关系结构性矛盾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它与历史和现实的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既有客观原因,更由主观因素促成。为使两岸能够真正摆脱结构性困境,两岸双方需要有更大的勇气、更多的历史担当和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以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对此,文章提出了两岸双方必须建立一些新的观念和采取一些新的做法,以及目前两岸必须重视和解决几个主要问题。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15)02-0001-08

       从1995年至今,两岸关系起起伏伏,在曲折中前行。过去20年,大陆审时度势不断推出和调整对台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两岸经贸、文化和人员等交流交往,以加强相互联系、增进了解、化解矛盾,谋求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并最终走向两岸和平统一。然而,由于岛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变化,两岸关系以及两岸和平统一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环境。因而,在交流交往中,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关系的碰撞与冲突显现出多重问题与矛盾。为解决双方间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分歧,两岸双方需要有更大的勇气、更多的历史担当和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以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从而使两岸能够真正摆脱结构性困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统一方向迈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两岸关系曲折前行中的多重矛盾

       过去20年,大陆不断推出和调整对台政策,其间由于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的“独台”和“台独”路线,大陆不仅开展反分裂、反“台独”等政治斗争,还出台《反分裂国家法》等以震慑“台独”分裂势力。此外,为唤起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大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作过调整。反观台湾,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台湾当局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不遗余力地进行“去中国化”活动,对台湾民众不断灌输“台独意识”,使两岸关系几经波折,甚至濒临战争边缘。马英九上台后虽回归“九二共识”,并在两岸同胞和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开创期逐步迈入巩固深化期,但是我们也看到,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疏离倾向还在持续。我们从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来观察思考过去20年的两岸关系史,以便进一步探寻出当前两岸关系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两岸政治认同:对立化与退缩并存

       在两岸政治关系上,目前最为直观和现实的问题是两岸敌对状态至今没有结束。过去20年,大陆多次呼吁两岸就结束敌对状态问题进行对话谈判,但均未得到台湾当局的实质回应。岛内有人甚至以台湾已于1991年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为由,认为两岸无需就结束敌对状态、签订和平协议进行协商谈判,而马英九也在两岸和平协议问题上立场节节后退①。当前两岸关系的实际情况是,两岸在现实上至今仍处于敌对状态,双方的政策设计免不了“对敌斗争”的考虑,两岸政治互信累积不易,从而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更深层次进展,十分不利两岸民众的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维护。

       与两岸敌对状态相联系,过去20年两岸民众的“国家认同”进一步出现偏差,尤其是台湾民众在“中国认同”上逐渐弱化。1994年可以说是两岸关系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如果不是李登辉启动“独台”行动,两岸关系完全可以在前一年“汪辜会谈”基础上取得更多的成果。然而,1994年春,李登辉当局利用在大陆发生的“千岛湖事件”,小题大做,毒化两岸关系。接着又曝出李登辉于是年3月底会见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谈话内容,在这次会谈中李登辉大谈所谓“身为台湾人的悲哀”,声称要带领台湾人走出中国②。同年7月,台湾“陆委会”发表“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声称“两岸关系是各自享有统治权的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在国际上是两个并存的国际法人。”李登辉当局欲推行“两国论”的雏形显现。1995年6月李登辉访问美国,在国际社会公开推行以制造“两个中国”为核心的分裂政策。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并意图推动“两国论入宪入法”导致两岸关系遭受巨大波折。与此同时,李登辉当局利用政权力量加紧进行“独台”活动,对外谋求“双重承认”,对内则推动“去中国化”,其后的陈水扁当局也进一步在岛内外加紧推行一系列“去中国化”、“台独”等活动,向台湾民众灌输所谓的“台湾主体意识”,企图在思想上为台湾民众搭建“台独意识”主框架。

       在这样的政治操作因素作用下,20年来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比例逐步下降,“台湾认同”的比例则不断上升。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积极展开各项交流交往,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民众逐渐增多,但这并没有使台湾民众有效转化为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的离心倾向仍未停止,而且在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当中,有“反共”、“恐共”意识的不少③,这些都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化乃至两岸统一产生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这种情况与马英九当局奉行“不统、不独、不武”的大陆政策(即“新三不政策”)亦有较大关系,在台湾“反共”、“反中”的氛围下,没有统一方向感更加有利于“台独意识”在台湾的发展,而不利于台湾民众追求两岸统一意识的建立。

       (二)两岸经济衔接:不平衡与屡遭冲击

       尽管两岸各种关系中经贸关系发展较快,但这一关系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两岸经贸关系经历了八次较大的干扰,前七次是台湾当局主导的对“大陆经贸热”进行的“降温”行动,即:第一次“降温”行动始于1990年8月,第二次始于1993年7月,第三次始于1996年9月,第四次始于2000年7月,第五次始于2002年4月,第六次始于2005年3月,第七次始于2006年1月④。这七次两岸经贸“降温”行动是台湾当局出于政治利益考虑,以所谓“台湾安全”为由,推出各种紧缩性政策措施,企图阻碍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第八次即是发生在2014年3、4月间的所谓“反服贸学生运动”,这次以“学生运动”的名义对两岸经贸关系往更深层次发展所作的踩刹车行动,有别于前七次由台湾当局主导的对两岸经贸关系的“降温”举措,这次以“学生的”、“民间的”形式出现,其背后是民进党、“台独”团体联合“反马”人士合力主导,以“反服贸”为名,实则是对两岸经贸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进行的一次“联合狙击”行动,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经贸范畴⑤。总之,在过去20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因受制于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限制,以及台湾社会对大陆和马英九当局不信任的氛围,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呈现出断断续续的不稳定与不平衡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