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在定性过程中,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运用定义法,直接说明对象的性质和特征。还有一种方法,是运用一些可观察的语言成分或框架,来测试鉴定对象的性质,如用“A和B→B和A”来测试“和”的介词和连词用法,通过测试则为连词,否则为介词。这类测试框架类似于化学中测试酸碱性的ph试纸,通过这些测试框架,我们可以按图索骥,明确测试对象的性质。 在测试中,有的是以词语形式出现的,如鉴定字;另一部分是框架的形式,如上面说的测试连词框架。我们认为词语测试与框架测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象的分布环境,而分布也是框架。所以下文的分析都统一称为“测试框架”。 一 测试流程及类型 1.1 测试流程 所谓测试流程,是作者运用测试框架测试对象属性的操作步骤,其程序可以图示如下:
上图①-③可描述为:把需要测试的对象X,如“看”,输入到测试的框架Z,如“
①”中。如果能通过测试,如“去看!”,则它就具有Y(自主属性),即“看”为自主动词。 当然,上面的测试隐含了作者设计框架的过程,即作者首先需要对测试属性Y本身进行定性,如对“自主”的定性为:“能表示有意识的或有心的动作行为……即能由动作发出者做主、主观决定、自由支配的行为”,然后设计相应的框架Z,如上面所说的“自主”框架,再把相应的对象X输入到框架中进行测试。简言之,框架测试背后实际上隐含了由Y到Z再到X的过程。 1.2 测试框架的类型 测试框架可以从形式和逻辑关联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1.2.1 形式类型 根据测试框架与测试属性之间的形式对应关系,可以把它分为:单项测试、组合测试和多项测试。 1.2.1.1 单项测试 指用框架测试属性时,框架和属性之间是一对一的,或者在测试某个属性时,有几个框架可供选择,这些框架之间是在一个层面上的,没有层次之分,可简化为:
。 如用来测试时体的“了/着”,分别对应着“完成/进行”这一组属性,它们与需要测试的属性之间是一对一测试的。同时测试“进行”体属性的可能还有“正在/在”等框架,但它们和“着”之间是平行的,不存在先后之别。 相似的测试如刘丹青(2002)提出的测试类指主语的谓语框架,即同“多、少、丰富、稀少”等表属性的谓语同现的主语,在指称上都是表类指的。这里需要测试的属性只有一个,即主语的类指性,但可供选择的测试词语不止一个,它们之间没有先后之别,是一个层次上的。 又如王灿龙(2008)通过“看来”测试“S(有生)非VP不可”是否为“言者视角”(看来他非去不可);张伯江(2002)通过副词“实实在在”测试施事行为的具体性(门坎儿实实在在绊了我一个跟头)、用状语“冲着我”测试施事行为的方向性(那狗直冲着我咬过来)、用“一阵阵”测试施事行为的可控性(风一阵阵把门吹的又开又关上)等。 1.2.1.2 组合测试 这类测试从宏观上看是指框架与属性之间是多对一的,即一个属性用几种框架来测试,并且这些框架之间有层次、先后之分。这类框架在测试时有两类: 第一类组合框架是“排外”的,即通过设计组合框架来排除属于测试属性边缘的成员,缩小测试对象的范围,从而准确锁定所要测试的属性,可简化为:
。 如张国宪(2006:19-21)鉴定性质形容词与非性质形容词时用了三个句法框架:“{最/很/比较/稍}+________”以及相应的两个次框架
。第一个用来鉴定典型的性质形容词如“大、小”等,第二个用来鉴定大量的非典型性质形容词,如“珍贵”可以进入“这张照片比那张珍贵”,第三个是用来筛选一些进入框架二的非性质形容词,如“宽阔”不能进入“宽阔大街”。 又如袁毓林(1998:106-107)分别运用“包孕测试”(即让待测试的句子作宾语:地铁直达苹果园→我知道地铁直达苹果园)、自指测试(通过在句子后面加上“……的时候/地方”等变成自指偏正词组:王师傅用芹菜包了饺子→王师傅用芹菜包了饺子的消息)和删除测试(把基础句中不影响句子合格性的介词结构删除:妈妈在院子里晾衣服→妈妈晾衣服)等形式操作来确定原子句。其中前两个测试用的测试框架是“宾语/定语从句”,是对基础句的筛选,最后一个是把基础句中与论元关系不大的成分删除,成为原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