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T视域下教师社群学习模式的分析与重构

作者简介:
丁继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化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熊才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化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刘静、马佳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化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内容提要:

社群学习是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途径,设计有效的教师社群学习模式是提升教师学习质量的关键。通过以PST理论为分析框架,从教学法、社会交互和技术支持三个维度,剖析当前主流的教师社群学习环境及其特点。汲取现有教师社群学习环境优势,将“教学法—社会交互—技术支持”与具体学习情境进行无缝整合,以主讲教师、点评专家和观摩教师为核心参与主体,以视频会议系统为主要交互媒体,设计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异地视频互动”社群学习模式。弥补了当前教师社群学习环境的不足,促进情境、资源、活动和工具深度融合,增强临场感和互动性,并有效提升教师社群学习的凝聚力和学习质量,同时也为Web 3.0时代下其他社群学习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5)03—0033—08

      社群学习古已有之,原始人类围坐在火堆旁交流狩猎技巧就是社群学习的雏形,伴随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近年来社群学习引起了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学者的密切关注。中国银联支付学院对社群学习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发现社群学习能够以较低的学习成本获取较高的学习质量[1]。社群学习成为一种主动、高效的组织学习模式,其促进了学习的便捷性和泛在性,有效增强成员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其学习成本也随着社群成员的增多而呈边际递减效应。教师学习一般特指“教师学习如何教学”即“学习教学”或“学会教”[2],通常是与志趣相投、彼此认同的教师通过互助研讨和教学反思进行交流合作,促进个体专业发展和共同体智慧增长,其具有社群学习的特征。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教师学习相结合,日渐催生了基于分布式理论的教师社群学习环境。参与社群学习的教师通过虚拟网络结成非正式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分享信息、交流思想、互提建议来协作解决问题,可以共同创造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也可以只是互相欣赏和彼此认可,不论形式如何,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都会探索自我价值、共同成长并获得认同和理解。教师社群学习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集体智慧的构建上,更重要的是让社群教师获得归属感和满足感,这种归属感和满足感来源于彼此的欣赏信任,来自于协作问题解决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日积月累,每个参与者都能获得一种身份认同,从而形成“虚拟学习社群”[3]。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使各种教师社群学习形式不断涌现,如教师博客社群、教师论坛社群和主题网站社群等。本质上,这些教师社群学习环境均基于现有网络通讯技术,旨在为教师知识分享、共同成长提供交流构建而成。它弥补了传统实地教师研习时空受限的不足,已成为传统的教师学习形式的有益补充。然而,多数教师社群学习环境缺乏将社群学习置身于一定网络学习环境构建理论的系统思考,依然采用“技术驱动”而不是“应用驱动”的构建思路。当前,教师社群学习活动的开展普遍存在即时互动不足、协作深度不够等问题,导致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且不易保持[4]。

      由此,为充分发挥教师社群学习的作用,社群学习模式设计需由“技术驱动”转变为“应用驱动”,深入思考技术工具与学习任务、技术功能与学习目标、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融合问题。构建优良的教师社群学习环境和模式需要以一定理论为指导,整体考虑教学法、社会交互活动、技术支持和具体教学情境等要素,将交互设计和技术支持融入网络社群学习环境,充分发挥技术的构建价值。本研究利用一种指导网络教学环境分析与评价的PST理论框架,对当前主流的网络社群学习环境进行剖析,吸取优势、摒弃不足,提出构建“异地视频互动”网络教师社群学习模式的设想。

      二、PST理论框架解析

      PST理论是在加里森(Garrison)等构建的CoI(Community of Inquiry)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张认知呈现、社会呈现和教学呈现是探究型学习环境的三个关键要素[5]:认知呈现关注知识建构,强调学生的学习;社会呈现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学呈现关注教学法和教学目标,强调教师的教学。该模型强调了社会交互对于认知和知识建构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教与学的相互融合。

      鉴于此,基施纳(Kirschner)教授等在2004年指出,数字化学习环境须将教育功能、社会交互和技术支持有效整合[6]。该观点经过逐渐演化,增加了教学法的价值思考和教学情境因素,从而发展成网络教学环境设计与评价的PST理论。PST理论主要包含三个部分:教学法(Pedagogical Affordance)、社会交互(Social Affordance)和技术支持(Technical Affordance)[7],如图1所示。

      

      图1 PST模型

      教学法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在给定的教育情境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8],它涵盖了教学目标和方法、学习内容和活动、学习过程和评价等。教学法回答三个主要问题: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与学?为什么这样教与学?第一个问题关注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第二个问题关注教学的方法和模式;第三个问题关注教学的价值和原理。社会交互是指那些被感知到的或真实存在的能促进用户社交互动的活动[9],主要包括安全舒适的交互环境、便于沟通的交流工具和促进交互的动力机制等。网络教学环境需要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励学生观点,分享和会话协商,提升学生社会交互能力。技术支持是指技术对学习的支持能力[10],包括技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设计的美观性、多媒体呈现的艺术性和用户学习体验的舒适性。在功能和性能上满足教学需求,如拓展内容呈现方式,跟踪教学过程等。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法、社会交互和技术支持三者相辅相成。没有技术支持,网络教学将成为空中楼阁;缺乏社会交互,网络教学将变得枯燥乏味;缺失教学法,网络教学将背离教学初衷。技术支持是构建网络学习环境的服务力量,优良的教学法和有效的社会交互需依赖于技术的保障,但影响学习绩效的关键因素不是技术,而是教学设计和交互设计[11]。教学法体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融合;社会交互蕴含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技术支持指作为教学和交互的服务力量,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三者借由一定情境(Context)发生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