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美学的两大类型看美学的当下演进

作 者:
张法 

作者简介:
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世界美学有两大类型,西方的区分型美学和非西方的关联型美学,区分型美学有四大特征:区分原则,划界原则,实体确定原则,名言原则。关联型美学有四大特征:关联原则,互渗原则,虚实体悟原则、活言原则。世界美学的演进在现代性之前,各大文化各自发展,现代性以后,西方的区分型美学成为世界的主流,各大文化按照西方区分型美学建立自己的本土美学,20世纪末的新世纪,西方内部产生了生态美学、生活美学、身体美学等关联型美学。不但在西方内部引起了巨大争战,也正影响着中国美学和世界美学的演进。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5)04-0109-09

      自20世纪末以来,西方美学以生态型美学(包括环境美学、生态批评、景观学科)、生活型美学(包括生活美学和身体美学)、推知美学(Speculative Aesthetics)①为主流的大潮,正与以分析美学和实用美学为代表的英美美学和以现象学美学、结构美学、精神分析美学为代表的欧陆美学进行着激烈的“战争”,激烈地否定了西方古典美学的基本原则。这两大阵营的“对垒”不但使人们重新反省西方美学的当下演进,而且使人们重新思考受其影响的世界美学的演进。因此,对世界美学作一理论和历史的梳理,就显得尤为必要。从理论上讲,世界美学有西方的区分型美学和非西方的关联型美学两大类型。从历史上讲,世界美学经历了三大时期:一是从轴心时代以来,两大美学类型各自的丰富发展;二是现代性以来,西方的区分型美学成为世界美学的主流,各非西方的关联型美学纷纷学习西方而走向区分型美学;三是20世纪末关联型美学在西方内部兴起,引起了对西方区分型美学的批判和对非西方关联型美学的重思,一旦从理论和历史这两个方面作了如上的梳理,对世界美学目前的状况和演进大势,可以有一个框架性的体悟。

      一、西方的区分型美学

      世界的美学,大体来说是两类,区分型美学和关联型美学。二者的分别基本上是文化上的,西方文化的美学是区分型美学(definitive aesthetics),非西方文化美学是关联型美学(correlative aesthetics)。关联型美学一词是我根据安乐哲(Roger Ames)的关联型思维(correlative thinking)一词引申而来。安乐哲考察了中西思想家,如葛兰言(Marcel Granet)、李约瑟(Joseph Needham)、亨德森(John Hendeson)、史华兹(Benjamin Schwartz)、葛瑞汉(Angus Graham)、张东荪、卡西尔(Ernst Gassier)、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②等人,关于中国思维特性以及非西方思维特性的论述和总结而命名。③本文使用此词但对之作了内涵上的推进和改义,并运用到非西方美学类型之解说;区分型美学一词,则是根据西方哲学和美学的特点,并对照中国和其他非西方美学的特点而得出。④

      美大体上与人类同时产生,也是人类文化中最奇特的现象,比如一个人,有一米七,凡是说不是一米七的人肯定错了,是白色人种,凡说他不是白人的肯定错了;而你说他美,有人说不美,却不能说人家错,顶多说其审美观与自己不同。一个事物究竟因什么而成为美,成为一个理论上的难题。美的理论化之难,庄子《齐物论》《山木》从现象上进行过描述,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从本质上有过感叹。⑤人类面对这一难题,西方文化用区分型理论予以把握,非西方文化用关联型理论加以解决。

      区分型美学,是西方文化用理论把握美的一种特有方式,这一方式可以从相互关联的四个视点进行观察:区分、划界、实体确定、名言。四点的命名都可以从西方文化的definition 一词中体现出来。因此,且将西方美学称为(区分型美学)。关联型美学是非西方文化用理论把握美的特有方式,这一方式可以从四个相互关联的视点进行体会:关联、互渗、虚体体悟、活言。这四个词都因整体关联而起,因此称为关联型美学。下面就对两类美学的要点进行具体说明。

      先看西方的区分型美学。

      区分型美学的第一视点:区分原则。在主体心理中,通过知、情、意的截然区分,由知有科学和哲学,由意而有宗教和伦理,由感性情感而有美学(鲍姆加登是在这样的区分中,建立了美学)。再进一步对感性情感里的快感进行区分,作为对美的快感的美感,正是在既区别于生理欲望得到满足的快感,也区别于获得知识而产生的快感,还区别与伦理之善的快感,而得到确定(康德美学正是通过这样的区分而在西方美学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在客观世界里,社会、自然、艺术,都有美,但社会和自然里的美是与人的功利、知识以及伦理紧密地混杂在一起的,是不纯粹的;而艺术,由于是不同于现实的虚构和想象,就既与现实中的欲望区分开来,也与知识中的概念区分开来,还与伦理中的善区分开来,艺术是为了美的目的而创造出来的,使人们通过美的形式而体会到美,从而美学就是美的艺术的哲学(黑格尔美学,正是通过把艺术与自然、哲学、宗教区分开来,而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了核心的地位)。在知识形态里,通过真善美的区分,让美突显出来,事物在知识的体系和命名上是什么,这就是真,通过真,人获得了知识,事物在对于人有什么用,这就是善,通过善,人们获得了利益和价值。事物让人不去想概念知识也不去想功利价值就感到愉快,这就是美。正是对真善美的严格区分,让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知识体系中建立了起来。也正是在这样的区分性原则的指导下,英国的夏夫兹伯利(The Earl of Shattesbury)区分内在感官和外在感官,法国的巴托(Charles Batteux)区分由日常生活和工艺技术而来的技艺之术和以雕刻、建筑、绘画、音乐、戏剧、文学为体系之美的艺术,德国的鲍姆加登区分真、善、美的本质不同,而共同建立起了西方的美学学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