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首先要保证信息披露的公开性与公平性。而要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能够得到充分执行,资本市场的参与各方就要保证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可信任性。所以,在现代资本市场上,审计诚信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能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还能找准审计诚信机制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关联点,对探讨审计诚信机制与资本市场的目标设定具有积极意义。 一、审计诚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解析 大量审计实践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审计诚信与审计质量呈同方向变动。在西方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诚信的因素为独立性与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但是,在我国理论界,对审计质量、审计诚信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未达到这一高度,大多数研究认为单个因素会对这些指标产生深远影响。当然,有些研究也会从事务所、被审计单位或者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制度环境变化引起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以及审计计费和事务所规模等进行研究。一些已有的研究表明,随着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依赖程度不断降低,使得审计诚信呈现出上升迹象,审计质量也随之上升,其中,事务所的经济依赖程度每下降1%,审计诚信便会上升1%,两者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但是随着审计收费的提高,比如审计收费上升1%,审计质量便会提升近2%。这是因为,审计收费增加了成本投入,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投入的人力、物力和各项资源也就越多,这在推高审计成本的同时,也使审计质量保持在高位。当然,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评价不断提高,审计诚信也就得到了更多认可,审计质量也会表现出上升趋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知名度、规模、承接业务的层次等,并不与审计质量直接相关。因为,除了这些因素外,审计诚信会对审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二、审计诚信对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作用机理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异常活跃,对我国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审计诚信对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运行机理,能够为我国审计制度的创新和审计市场功能目标的科学定位提供必要的依据,也能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高效运行和有效管理提供崭新的理论研究路径与运作思路。 1.审计诚信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内在效率 对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资本市场来说,提高其信息公开的程度,不但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效降低信息使用者(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风险,还能促使其做出更加理性和经济的决策,这不但能推动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还会为投资行为的利益相关者带来较高概率的收益。但是,如果在资本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审计诚信失灵,原有的制度安排也会因此而部分失效,市场信息的完整性和时效性也就无法得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因此而处于风险之中,这说明审计诚信会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内在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信息披露制度中的审计诚信机制进行强制重建,用以填补注册会计师等信息组织者的职业道德空缺。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对审计诚信机制的目标导向加以充分界定,还要对外部环境中的约束因素保持必要的敏感性和全面系统的认识。这是因为,在资本市场上,审计诚信机制的建立要借助自律和他律两种途径完成,在重树和强化投资者对市场信息信心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社会信任度、提高事务所的公信力。同时,还应在资本交易过程中不断缩短交易时间,以此降低交易费用,保证资本市场能够高效地运行。 2.审计诚信直接作用于资本市场外在效率 在全世界范围内,资本市场审计诚信机制的构建,都要以解决理论支持为前提,对构建的基础条件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以此为基础,保证审计诚信机制得以顺利运行。实际上,按照“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降低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审计诚信直接作用于资本市场的外在效率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信息在披露、传输、解析与反馈时,会发生不同程度地改变。其中,问题的起源在于信息披露的过程和质量,也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审计的沟通作用至关重要,借助这一活动不但可以向投资者传递和表达特定信息,还能找到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根源。按照莫茨与夏洛夫的观点,与审计相关的财务信息在传播给企业时,无论面对的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投资者,都要通过“大众沟通”将资本市场的相关信息和内容传递给中介者,再由其传给信息“听众”。对中介者(或者中间者)来说,他们传递信息的过程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需要对这些信息和投资者的诉求进行综合分析整理之后给出“新信息”,这些信息“更加有用”。而对投资者来说,对这些信息的解读要在注册会计师的帮助下完成,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品质就成为影响信息质量的关键要素,只有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准给予了充分的确认和肯定,才能接受其给出的建议并对做出的投资决策充满信心。这样一来,无论是信息的提供者还是信息的使用者,都会根据独立审计人员的意见做出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评估,当其提供的信息可靠和可信时,一些坚定的投资行为就会做出。 三、中国资本市场审计诚信危机的表现与成因 从程序角度讲,审计工作的出现是应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潜在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审计报告能够部分证明信息的可靠性,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促使市场更具效率。此外,审计工作也能有效避免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重复验证,在注册会计师的专业鉴证与评价后,全社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都能够利用这一成果,不但避免了重复劳动,也削弱了资本市场的风险。但是,即便理论上如此,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审计诚信的危机还是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只有认识和掌握了危机的成因,才能及时引导投资者进行交易,提高资源配置的效果和效率。下面分别从审计职业、审计需求和审计本质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1.审计职业的视角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状态之中,规范性还与国际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审计业务也缺乏统一规范,无论是执业水平还是业务服务质量都与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不相匹配,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管理也缺乏权威的依据。自我国执业规范体系建立之后,审计事业的发展也未能按照社会公众的诉求做出应有的变化。无论是对有关准则的修正,还是对审计实务出现的新情况、新业务的处理,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并无既定的路线可以遵循,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去完成。此外,审计职业规范的滞后性也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发展造成了阻碍,也影响到了审计质量的提升。在实际操作中,审计执业规范建设也因缺乏协调性而使审计的独立性长期得不到体现,审计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也长期处于滞后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