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有、是、在”是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多义多功能词。“有(have)”和“是(be)”在世界语言中基本上都有对应形式。“在(locative verb)”也在汉语及其方言、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及东南亚孟高棉语族诸语言中具有对应的词汇形式。“有、是、在”所表示的多个意义中,处所、存在、领有①和判断都是人类认知世界和日常交际中高频使用的基本概念。不同的语言在选择“有、是、在”表达这4个基本概念时采用了不同的编码策略,如英语使用have编码领有关系,而使用be编码存在、处所和判断关系。汉语则使用“有”编码存在和领有关系,使用“在”和“是”分别编码处所和判断关系。 本文以语言类型学为理论框架,首先基于不同语言在使用“有、是、在”编码处所、存在、领有、判断4个基本概念时表现出的共性与差异给世界语言进行分类,然后在共时平面概括这3个动词在表达4个基本概念时的蕴涵共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小句语序类型的蕴涵共性,最后从历时的角度看所归纳语言类型发展的趋势。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处所、存在、领有、判断作为基本概念一般使用基本命题句——处所句、存在句、领有句和判断句表达。处所是事物所处的位置或地点,在语言中一般用处所句表达。处所句由动词和两个名词性论元成分构成,一个是存在处所,另一个是存在物,存在物为有定的事物。一般出现在处所句中的动词为“有、是、在”,见例(1)。 (1)处所句 a.汉语:那本书在桌子上。(自省) b.英语:The book is on the table.
“存在”是事物的一种特殊属性,在语言中一般用存在句表达。存在句是表达事物存在(existence)的句子。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句法形式构成存在句。有的语言不使用任何标记,用事物存在的处所(主语)、存在物(宾语)和“是”或“有”动词构成存在句,如汉藏语系的汉语和白语。在白语中“
(是)”动词与处所短语和无定名词短语构成存在句。英语、德语、法语等印欧语系语言的存在句往往使用形式主语(dummy subject)结构,如英语的“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 (2)存在句 a.汉语:桌子上有一本书。 b.英语: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
领有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表示领有者(Possessor)和领有物(Possessee)之间的关系。领有与处所和存在相比更为抽象。领有概念一般由领有句表达。领有句由动词、领有者和领有物构成。根据Stassen(2009)对400种语言的考察,领有句可以概括为4种基本类型:方位领有、伴随领有、话题领有和“有”领有。前3种类型的领有句属于不及物领有句,句中的动词为“be”或相当于“be”的动词,领有物被编码为句法主语,而领有者被编码为旁格形式。见(3a-c)。“有”领有句属于及物领有句,领有者被编码为句法主语,领有物被编码为句法宾语,见(3d)。 (3)领有句 a.现代爱尔兰语(Stassen,2009:51:12) Ta airgead aig-e 是.第三人称.现在时 钱 在-第三人称‘他有钱。’ b.豪萨语(Stassen,2009:56:49) Ya-nàa dà
第三人称.阳性-可数 跟 钱 ‘他有钱。’ c.他加禄语(南岛语系,菲律宾)(Stassen,2009:60:65) May relos ang nanay 存在 表 话题 妈妈 ‘妈妈有一块表。’ d.英语:I have a book. 领有句中的领有者和领有物具有多种语义关系。常见的领有关系包括物权、亲属、器官、抽象等领有关系,本文在一般情况下只考虑物权领有句,即“我有一本书”这样的领有句。 判断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断定,断定两个事物之间的等同、类属、所属等关系。判断一般使用判断句表达。判断句一般由动词和两个名词性论元构成,名词性论元是必有成分,而动词不是必有成分。根据Curnow(2000)的考察,世界语言使用动词、小品词、屈折和并置4种语法手段表达判断概念。动词的意义相当于英语的“be”。本文的考察仅包括动词,不包括其他3类形式。判断句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