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框架浅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益,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审计理论与方法;侯建明,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会计审计学。

原文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5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当今竞争加剧的国际环境中,竞争优势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中小企业的价值增长,其最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也就是说,企业进行成功有效的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源泉。回顾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现状,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知识产权少,创新来源少且创新组织管理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技术创新投入少,技术创新管理控制失衡,创新成功率低,进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竞争力差,即中小企业大多缺乏核心的关键技术,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核心技术靠引进,对上游技术依附性强。中小企业如果继续以这样的模式发展,是不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浪潮中,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并且生存增值的。中小企业只有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竞争优势,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甚至整体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并发展下来。

      成功的技术创新总是与良好的管理方法相伴产生。如果一味的搞创新,其管理却不能与时俱进,将终会导致技术创新低效,甚至导致企业发展失衡。鉴于技术创新具有不可逆转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且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薄弱,所以亟需实用的规范化技术创新管理指导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从价值链管理理念出发,技术创新是从前期的创新概念来源到技术创新成功商品化的活动过程,其产品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并成功占领市场,即完成了一个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价值增值并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简而言之,技术创新可以整体比作为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在技术创新受托经济责任观的前提下,审计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引入到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称之为技术创新审计。技术创新审计能够评价并有效地管理技术创新活动,在技术创新管理有不足的地方提出改善建议,促进技术创新取得成功。本文试图从价值链管理分析法和齐萨的技术创新过程审计的启示下,结合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点,以技术创新价值链的一系列作业活动为审计项目对象,初步构建能全面反映技术创新价值链构成并能在实践上行之有效且实用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模型,以期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 价值链分析法概述

      1985年,迈克尔·波特在其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著作《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这一术语,他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各种各样的作业活动构成,包括技术创新开发、生产、营销售后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每项作业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些动态过程整合起来就成为价值链。波特价值链分析法是将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归纳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同时将这两类活动解构为一系列具体的相互联结的作业价值活动,构建一个资源价值投入到生产与转化的分析系统。它是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重点反映价值的创造、实现过程,关注价值链各个作业活动环节的协调衔接,综合管理好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促进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从各类资源的投入到产出,价值链上的各个作业活动都是连续的,相互影响着价值链最终价值的实现。基本活动主要包括产品的研发、物质创造、生产及其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种作业活动;辅助活动则促进支持基本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主要涉及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的投入和管理。

      从价值链分析法的角度出发,技术创新活动整体归纳浓缩为从创新资源投入到新技术新产品产出并占领市场,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一条价值链,结合价值链分析法管理理念思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的关键在于管理和协调好技术创新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作业活动。审计作为一种管理方法,与技术创新价值链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

      2 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构建

      2.1 技术创新审计模型图

      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技术创新审计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技术创新价值链中各环节作业活动的识别并且找出其关键作业活动,确定审计项目具体目标,构建审计评价指标,审核评价技术创新价值链中关键的环节作业活动是否采用了高效的创新管理方法以及是否符合标准有效地运行,对出现问题的部分提出改善建议,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基于技术创新价值链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与技术创新价值链的各环节作业活动管理过程相对应,技术创新价值链是技术创新基本活动和技术创新辅助活动的结合体,最后体现的是技术创新价值的实现。图1所示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是明确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对象和审计思路的一种多维结构审计模型,这里的多维是指技术创新基本活动,辅助活动,技术创新价值实现活动三维,并将其中二维(基本活动,辅助活动)解构为一系列若干可逐项审计的具体业务活动,同时以具体活动的关键点作为审计目标的切入点,确定技术创新价值链关键业务活动的审计目标,逐个分析评价,发现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和意见。技术创新审计最终的目的大体上为疏通资源传递渠道,调整技术创新价值链从而协调各部门,环节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这与价值链分析法的理念不谋而合。结合齐萨的技术创新过程审计的要素分析,在技术创新审计对象要素中加入创新文化与战略,技术积累,技术创新的价值实现等相关评价要素,以适应我国中小企业现状的技术创新审计。那么技术创新价值链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解构后,基本活动主要包括技术概念的来源、技术获得、产品开发、工艺创新;辅助活动主要包括创新战略与创新文化、创新资源的供给、创新组织运行、技术积累。

      2.2 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要素分析

      2.2.1 技术概念的来源。技术创新从新的创意的产生开始,优秀的技术创新概念的来源是企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价值成功实现的出发点。技术概念的来源主要分为内部创新源和外部创新源,企业的内部研发是技术概念的最重要的来源,但外部创新源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与大学或公共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同外部企业网(竞争对手,互补企业以及供应商)技术联盟等。本文审计模型中,该要素涉及的二级指标主要是审查和评价创新概念来源的有效性,即指内部研发机构是否根据市场信息和消费者反馈信息有效跟进本企业的创新概念,与本企业以外的科研机构以及关联企业的创新概念沟通联盟是否有效合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