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差异影响传媒走出去的七大机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建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传媒研究所,北京 100073 刘建华,男,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

原文出处:
学术探索

内容提要:

在传媒文化产品走出去中,文化差异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影响国际传媒产品的消费者接受,有特殊的发生机理,并呈现不同的机理形态,主要包括新奇性趋近机理、陌生化排斥机理、偏向性理解机理、反向性误读机理、认同性因应机理、认可性兼容机理、思想场同啸机理等。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5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12-0076-08

       在传媒文化走出去中,文化差异影响传媒产品接受的原因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影响接受的。这就涉及机理研究问题。所谓机理,是指“事物内部的工作原理”。[1]更确切地说,是指“有机体内部的工作原理”。[2]机理具有客观性、因果性、稳定性和原理性。机理与机制的区别在于,后者是指机体的构造和运作方式,前者是机体内部的工作原理,是纯自然体系。机理的这些纯自然性,告诉我们,在文化差异对传媒产品接受的影响中,其阻碍作用只能通过减少或淡化文化差异来规避,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这就需要我们在消费、交换、分配、生产各个环节,遵循这些自然规律,采取多元方略,最大可能弱化阻碍效应,实现消费者对传媒产品的最优化接受。

       一、文化差异影响传媒产品接受的发生机理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英国《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指出,“文化人类学关心的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及其习得的方式,而不是遗传传递的方式”。[3]与文化人类学同义的民族学也明确自己的研究范围,是“对人类文化和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进行比较研究”。[4]文化地理学强调不同时空中人们不同文化的差异。“世界上不同民族因为其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等级观念、信仰体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的文化形成各自的特征而使得人们归属于一种文化,以区别他人。”[5]“每一种文化的规律和其他文化一样,都带有任意性和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5]拉策尔更是从达尔文学说中借来一个隐喻,暗示人们应该像研究生物一样去研究文化。认为“文化实际上就是不同的民族有着文化和伦理上的差异。”[5]地理学家认为消费不仅仅是对商品的购买行为,而且包括对商品的使用。不同的地理空间,对商品使用的理解也就不同。也就是说,“消费也有自己的地理学,它并不依赖或者附属于产品地理学”。[5]它关注的是“如何有意识地建设地理景观,使它们能够体现出异域文化,从而减少文化差异,缓和文化冲突。”[5]比较文化学强调对人类文化的比较研究,即“凡认为人类有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并以此为背景进行研究的,都可称之比较文化”。[6]其特点在于,“承认文化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这是其理论基点;研究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搞清楚诸多文化各自的源头、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价值和意义,总结基本规律;范围广,既有古今中外、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内,又有阶级、阶层、社会集团、氏族等各不相同的文化”。[6]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地理学、比较文化学等学科,为我们了解文化差异影响传媒产品接受的发生机理,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理论滋养与基点。正是因为不同时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征,也塑造出这些圈子中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其对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消费决策。传媒文化走出去的主体是民族国家,因此,我们考察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是指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的差异。如中华民族文化与日本民族文化、美国民族文化等。因为有差异,致使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不相同。对待同一事物的认识、信念、态度也不同,各自的决策取向也必然不同。譬如颜色,中国人喜欢红色,而美国人喜欢白色。在时间方面,中国人较为随意,而美国人则很守时。在价值观方面,差异就更明显,如美国人重个人主义,中国人重家族、集体与阶层;美国人开放和直接,中国人则婉转而含蓄,如此等等。

       不同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传媒产品接受的根本原因。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们要获得良好的交流沟通,需要有一个共通的符号空间与意义空间。就是说,必须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符号系统,才能构成基本的交流。除此,还需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才能保证大家对同一事物一致的理解。譬如,见面时的男女拥抱礼节,西方人认是表示关系亲密,而东方人有可能认为是非礼揩油,这就在人际交流时会产生误会。共通的符号就更不言而喻,如果彼此不懂对方的语言系统,就根本不可能交流沟通。同一个民族国家,即使大家有一套共通的符号系统,如汉语普通话,大家可以凭此进行交流,但不同地方的文化,也存在差异,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如东北的二人转,在北方广受热捧,但在南方却少有市场。有人甚至说二人转向南过不了长江,意即如此。同样,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在南方,特别是在上海一带,观众为之捧腹大笑,倾倒不已,而北方却对其“调侃与嘲笑他人”的方式极端不悦,难以理解。

       传媒文化走出去中,文化差异对传媒产品接受的障碍表现在两个环节,即社会客体与精神客体接受上的障碍。传媒产品社会客体接受上的障碍,与一般工商产品并无二致。对于文化产品而言,真正的障碍是精神客体的接受。一般工商产品,在购买后,消费者对其的使用在于产品如何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工商产品提供了多少效用,是否提供了消费者预期效用,是否超过了消费者预期效用。所有这些,决定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下一轮购买。对于传媒文化产品而言,消费者获得其社会客体后,真正的消费在于对该产品精神上的使用,传媒产品是否为消费者所认识、所理解、所认同、所整合,就决定着消费者对传媒文化产品是偏向理解、一致性认同,还是反向误读、厌恶性排斥,从而也就决定了产品价值的实现与否,最终决定传媒文化产品再生产的循环往复。而这些,就是文化差异之所以对传媒产品接受产生阻碍效应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