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乡镇工业增速回落原因剖析

作者简介:
赵彦年 邬宏传 陈雄 应雄 浙江省计经委

原文出处:
浙江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今年上半年,浙江乡镇工业实现产值3849.49亿元(现价),比去年同期增长19.40%,增幅回落25.2个百分点。从村以上和村以下工业企业两个层面看,村以上工业即乡村二级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0.59%,增幅回落了21.12个百分点;村以下工业即合作经营和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6.31%,增幅回落29.02个百分点,其占全部乡镇工业产值的比重由去年的57.17%上升至59.3%。全省乡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261.5亿元,比去年同期仅增长7.72%,增幅回落26.36个百分点。全省乡镇工业实交税金8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2%,增幅回落3.51个百分点。全省乡镇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62.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23%,增幅回落11.19个百分点。

      根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和深入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浙江乡镇工业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

      一、国内市场对“浙货”的强约束和国际市场拉动力不足是造成浙江乡镇工业增速大幅回落的直接原因

      近年来,国内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再加上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浙江以一般加工和轻纺为主的工业品直接受到挑战,市场对“浙货”的强约束已越来越明显。“浙货”(主要是消费品)有45%销往外省,25%销往国外,只有30%销在省内市场。而销往外省市场又以“三北”市场为主(即东北、华北和西北市场)。“三北”市场随着当地乡企的发展,一般加工能力的提高,已经对“浙货”市场拓展构成危胁,成本更低的当地产品“收复”了部分市场。从省内看,浙江消费品市场不仅汇聚着洋货,而且竞争力强的广货、上海货、江苏货、山东货都是浙江企业的竞争对手,稳定省内市场占有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与沿海其他省市相比,浙江外贸出口差距较大。今年上半年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福建省38.5%、广东省29.26%、江苏省18.1%、浙江省17.8%。从上半年浙江乡镇企业出口产品结构来看,以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轻纺产品为主。虽然上半年浙江乡镇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56.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1%,增幅回升了7个百分点。但速度逐月下滑,增幅由4月份的25.17%、5月份的15.72%下滑到6月份的6.92%。如占全省乡镇企业外贸出口1/4的宁波市,上半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7.33亿元,同比增长13.28%,增幅回落18.9个百分点;占外贸出口相当数量的低档次针纺织品出口生产企业,因为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生产成本上升,难以接单,使不少企业处于停工、半停工的状态。

      二、长期形成的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不经济、产品档次低是导致浙江乡镇工业增速大幅回落的深层次原因

      近年来,乡镇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长期累积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已经逐渐暴露。产品低劣、效益低下、资不抵债的企业关停了一批;小缫丝、小水泥、小化工、小电镀、小印染、小造纸、小砖瓦等“七小”企业受到产业政策限制,陆续关停并转。据统计,乡村二级工业企业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549家,下降了近11%。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企业改制以后划到村以下工业;二是一部分企业已被市场竞争所淘汰。据调查,有些地区的“七小”企业尚未全部关停并转;因此今后还将继续关停并转这类企业,这种做法有利于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自然会造成乡镇企业增速的下滑;特别是那些“七小”企业占较大比重的地区,乡镇企业增速还会进一步回落。一些地方水泥、乳制品、甜酒酿、饲料等产品“撞车”现象越来越严重,一旦有热销产品,企业便会一哄而上,市场迅速饱和或过剩,企业效益马上恶化。这必然会淘汰一部分企业。浙江乡镇企业规模普遍较小(99%以上为小企业),不利于创名牌,容易导致低水平的压价竞争。产业素质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最终体现在产品市场占有率上。浙江在计算机、汽车、通信设备和化工设备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微乎其微。在消费向名牌集中的趋势中,以小商品为主的浙货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小企业、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造成浙江乡镇工业产品无效供给增加,使不少产品被市场淘汰。

      三、技改投入不足,不仅使产品技术含量难以提高和缺乏竞争力,而且使浙江乡镇工业缺少技术创新的增长动因

      在浙江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阶段,投资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推动力。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投资需求明显受到制约。全省乡村二级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上半年村以上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103.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投入7.93亿元,下降7.08%,同比回落了22.9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入50.0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0.33%。在11个市地中,只有杭州、温州、台州等3个市地的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48%、9.43%和21.63%,而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丽水、舟山等同比分别下降10.47%、24.45%、5.66%、11.27%、0.62%、44.25%、33.88%、15.36%。宁波市到5月止批准技改项目投资额24.7亿元,实际财务投入17.8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25%、11.4%。鄞县、慈溪、余姚3个县(市)69个乡镇中技改项目空白的有13个(占18.8%),负增长的有21个(占30.4%)。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银行继续实行适度从紧政策和商业化经营及规避金融风险,使技改项目贷款审批权限相对集中和缩小,手续更为严格,贷款难度增大,影响资金及时到位,拖延了技改进度;二是传统产品受到市场的冲击,新产品的开发又不能很快适应市场;尽管许多企业有投资欲望,但苦于把握不准投资方向而彷徨;三是企业转制后,投资主体更加明确,投资决策更为谨慎,有效投入增加、无效投入减少;四是乡企规模较小,自身积累能力强的企业并不多,加上融资困难使其难上加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