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01
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复印期号:201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金海龙(琼州学院)、 章辉(玉溪师范学院)/《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5.2.23~28

       国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有如下特点:一是多以地域性的个案为主题。70% 以上的论文都是借助某地某区县的个案研究来形成融合发展思路,并且地域范围选择较广,已经基本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省区。二是多从产品研究入手。产品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显著标志。博览会、会展、节庆、文化产业园、影视城、高校旅游都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产品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我国学者在构思旅游新产品方面的点子可谓火花不断。三是研究生论文突飞猛进。据搜索可发现这样一个趋势,自2010年以来,相当数量的高校在读研究生开始投入了文旅产业融合的研究之中,将其作为学位论文选题者日益增多。

       从发展趋势来看,文旅产业融合必将走向业态更加复杂的深度融合,表现形式将是投资额较大、回收期较长的各种高级化的集聚形式,如,中央休闲区、文商旅综合体、大型文化主题园区等等。但目前总的来看,文旅融合仍存在合作领域不宽广、合作机制不顺畅、服务融合渗透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发展现状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因此,我们预计,以后的文旅产业融合研究的主要着力点应是以下几个方面:机理研究中的制度研究,尤其是管制融合和政策融合研究; 路径研究中的服务融合研究、载体融合研究和市场融合研究。此外,要克服困难,多做实证研究,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多总结出适应不同地域特点的融合模式,以期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文化产业视角下的祠堂文化建设研究

      

      ———基于江西宜春的民俗学考察

       蔡宇安(宜春学院)/《宜春学院学报》2015.2.48~51,86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涉及广阔,结构稳定,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文化遗产。目前,国内对祠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多采取“文化+ 旅游”的产业开发模式。文化产业开发应立足于现实需要,由于我国存在着地区发展的差异,所以不同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只能是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祠堂文化产业也不外如此,需要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模式和道路。江西万载县的祠堂文化曾经十分繁荣,目前县城内田下路仍保存万载县最为完整和集中的古宗祠群,可以为研究如何通过产业化来保护与开发祠堂文化提供实例。

       中国的祠堂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在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等地区基本拥有以文武庙、历史名人专祠、宗族祠堂等为代表的祠堂文化资源体系。祠堂传承的工艺、传说、风俗等文化,是构成人类文明的瑰宝,这些历史性的文化资源对发展文化产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其独特的文化涵内,成为现代社会中极具文化产业开发价值的区域特色资源。但是,仅有文化资源难以形成文化产业,一些零散的、分散文化资源通常需要有效而充分地整合才能具有文化产品的形态,进而才能产业化。

       萌芽于夏商周,完备于宋代,昌盛于明清的祠堂文化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能保护好祠堂文化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在产业化开发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存问题,遵循保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的重要原则,才能使祠堂文化遗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万载古城项目在进行祠堂文化产业开发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抢救和保护祠堂文化遗产资源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在规划和设计时所采用的“文化+ 旅游”模式资源型文化产业开发模式削弱了当地祠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为提高其竞争力应该引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科技”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