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要大力发展农业的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在支持国有农业企业经济发展方面,以狠抓扭亏增盈为突破口,加大了投入力度,强化了财务管理,理顺了分配关系,从而使国有农业企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加,各项建设事业获得长足进展。据统计,我省831户国有农业企业1996年的资产总额达149.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174.3亿元,实现利税达3.33亿元,职工人均收入为4404元,分别比1997年年递增12.06%、120.9%、615.86%和8.39%。 一、加大国有农业企业改革力度,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我省指导国有农口企业改革、改组、改制的总体思路是:优胜劣汰、抓“大”放“小”。 1.把工作重点放在做好已批准组建的农口企业集团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建立方面,确实把企业机制转换和规模效益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结合起来。近两年通过参与省农垦和省方源(省监狱局所有)集团的组建工作,完善企业集团的组织体系,理顺资本运营方式和内部管理机构等,全面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强化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1996年省农垦集团公司就实现利润2亿元,位居全国农垦行业之前列。 2.下决心搞活农口国有小型企业。针对近几年农口国有企业的改革滞后于工商企业的状况,提出加快中小农口企业改革步伐的要求。自1995年起,先后组织了以对场办工业、社会保障及企业管理现状等不同内容为主的专题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报省市各级政府部门,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建国后第一次以省政府名义向市县政府下发《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财政厅等关于促进国有农口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就深化企业改革、加强扭亏增盈工作等有关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各地政府先后就此召开农口国有企业工作会议,出台了一批搞好、搞活国有农口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的政策规定,如:淮阴市提出:①对原相当于乡(镇)一级、人口较多、土地面积较大的且目前的生产方向已不再需要履行办场宗旨和职能的企业,采取撤场建立乡(镇)政府的办法;对少数因受职工及户口性质(定销)牵制不宜撤场的,实行企业、乡(镇)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做法。②对原相当于股一级或人口较少、土地面积较少的企业,对口划给所在县(市、区)的主管部门管理,并在人、财、物权方面予以统管,对其中个别历史包袱不重的小型企业,也可因企业制宜,成建制划给邻近乡(镇)建立行政村。③对有条件实行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企业,可进行改革试点,把现有的企业改组为某一产业、某一集团的一个企业;对场办工商业,特别是小型微利或亏损的单位,采取租赁、拍卖、联营、兼并等多种形式实行民营;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可申请破产。 二、增强财政扶持力度,制定并实施促进国有农业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首先,是政策扶持。除严格执行中央的一系列财会、税收政策外,还从我省财政和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企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自我发展的外部条件: 1.除对省农垦企业的“种、养、加”行业实行免交所得税外,其余行业所交纳的所得税实行以总公司一个头为纳税人,并对其上交额的80%给予财政返还专项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2.为加强对全省扭亏增盈工作的扶持力度,要求全省各级财政都要建立国有农口企业扭亏增盈措施,省级财政自去年开始从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率先建立了省级扭亏增盈措施费,专项用于扭亏有望或增盈幅度大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并对一些政策性亏损给予补贴。 3.根据我省农口企业的特点,要求各级财政建立扭亏增盈工作联系点制度,在及时了解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管理情况的条件下,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农口企业的工作,并对由各级财政确定的扭亏增盈重点联系企业和承担省级新品扩繁任务的部份国有原良种场,由各级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4.规定从1996年起,从国有农口企业征收的农业特产税应按不低于50%的比例由各级财政部门返还给企业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其次,是注重资金投入。 1.从始于“七五”期间的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到后来的粮食自给工程资金、林业贴息贷款、农业产业化等项目和世行贷款种子商业化项目及农业灌溉项目,我省各级财政部门都设法帮助农口企业落实使用。仅省农垦就有11个农场先后被列入全省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完成一、二期综合开发任务,共计完成总投资3690万元,三期工程目前正在进行,计划总投资2270万元。工程完成后,垦区的105万亩耕地中将有70万亩被建成稳产高产良田。同时,还转贷世行贷款近千万美元,为全省农口企业实现种子商业化和改善生产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991年省政府总结抗洪救灾的经验,出台了在全社会征收防洪保安资金的政策,对农垦企业征收的防洪保安资金全部返还用于农垦企业的防洪保安。“八五”期间,已有近千万元用于垦区的大江、大河、大堤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八五”及近年间,省财政为支持农作物原良种生产的发展,除安排部分资金用于省级新品种扩繁外,还通过多种渠道集中资金支持种子产业化超亿元项目,其中:争取中央支持300万元,省级财政400万元,企业配套400万元,使用财政支农周转金1.13亿元。另外还通过财政担保利用世行贷款788.2万美元,实际已报帐提款使用134.15万美元;引导企业和单位自筹1.3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国有种子公司为主渠道,以原良种场为基础的良种繁育推广网络,大大加快了全省良种的推广速度,使良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省常年良种繁育基地稳定在200万亩左右,产种量达5亿公斤。1996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统一供种率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