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领导调研 面对国有企业逐步走出困境、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的现实,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已经成为紧迫的课题。但依笔者所见,有几个误区要注意避免。 误区之一:离土离乡前景宽广。应当明确:扩大开放需要眼睛向“外”,但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未必都要离开广阔天地,农业资源的开发大有作为。 当前,有些乡镇企业对于结构调整产生一种误区:只有离土离乡,前景才会宽广。这种结构调整的误区十分有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目光短浅,看不到农村资源的巨大潜力,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缺乏信心和决心;二是对农村和农业是乡镇工业经济的土壤这一历史性问题认识肤浅,低估了现代农业对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作用和促进作用;三是对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吃得不透,把握不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8亿是农民,试想,如果乡镇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置农村、农业、农民于不顾,实现农业现代化岂不成了空话。当今,在农业急需乡镇工业“反哺”的关键时期,如果一味离土离乡,势必给农业发展带来新的矛盾,发展下去将会导致严重的政治问题。 由此分析,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应当注意:(1)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度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是联系农民和市场的桥梁。要把投资和技术改造的重点,集中转移到新办集约型农业企业的轨道上来。(2)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企业,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特色产品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培植和组建一批规模较大、科技水平较高、生产能力较强的农副产品加工集团,突出乡镇工业在贸工农一体化中的核心作用。(3)大力发展外向农业,推进农村经济国际化。(4)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推进乡村集镇化,这也是结构调整的方向。 误区之二:没有“高大外”就没有生产力。必须明确: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注重自身经济实力。离开必要的条件和可能,贪大求洋则会适得其反。 乡镇企业过去曾以“船小掉头快”自居,而现在是小船难以抗风浪。这个观点是对的,但在一些地方,一些企业又出现片面认识:没有高大外,企业就没有生命力。笔者认为,离开实际,盲目攀求“高大外”,超越自身承受能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也是结构调整的误区之一。应当承认,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需要向“高、大、外”方向发展。但在条件不成熟、技术水平跟不上的情况下,不尊重科学,不注意正确把握尺度,同样会产生不良后果。所谓“高、大”,只能相对原有基础和规模而言,目标定得过高达不到,必将碰得头破血流。我们讲“跳起来摘桃子”,是指通过艰苦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夸夸其谈。发展“三外”也应如此。那种把“高大外”与企业生命力相提并论的观念,只是一种形而上学、教条主义的表现。结构调整中,如果出现这种误区,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沉痛的教训。 项目和产品的“高大外”,只是企业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企业的对外实力和形象,规模不论大小,只要有效益就有生命力;产品不论高低,只要有市场就有生命力;不论采取何种生产方式,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同样具有生命力。反之,没有市场的产品,科技含量再高,经营规模再大,利用外资再多,不仅没有生命力,原有的企业活力也会被削弱。美、日、德等国家,也已充分认识到“适度调整,量力而行”的迫切性。所以,我们在调整乡镇企业结构时,必须“务实、求实”。坚持实施“小调整大发展,大调整快发展”的战略,不断为乡镇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误区之三:只要有市场就要拼命上。必须明确:有市场不等于有效益,只有追求有效益的市场,才是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习惯观念认为,投入是生产的基础,市场是产品的归宿,只要产品有市场就要加大投入,拼命生产,否则,就会痛失大发展的良机,这种观念正被一些决策者们所接受。市场与生产真的一脉相承吗?现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往往或被假象市场所迷惑,或被一时市场所牵制,或被局部市场所蒙蔽。这个教训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其深刻,严重的将会导致经济危机。在我国乡镇工业发达地区也不例外。 市场经济规律表明,社会总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某些情况下产品有市场,只是一种市场脱销或因流通环节不畅所致,并不能完全说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提高。此时,如不清醒地急刹车或提前调整生产结构,则等于坐以待毙。作为企业,不仅要看准眼前的市场,更要预测未来市场变化趋势,切忌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要在适应市场中增强驾驭市场、牵引市场的能力。 误区之四:资金投入越多,产品翻新越快。必须明确: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突出科技进步,资金投入不用于或者少用于科技投入,这样的调整未必成功。 资金投入越多,并不等于产品翻新越快。其原因:有些产品的翻新,只要在款式、包装上改进一下,就能打开市场,并不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有些企业只要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也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就会把“蛋糕”做大。 资金投入与产品翻新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资金在产品翻新中只是“催化剂”,不是“万能胶”,只有科技渗透产品,才能使产品翻新成为现实。为此,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应当注意:(1)坚持“自行研制为主,资金投入为辅”的原则,建立乡镇企业内部科研机构,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充分挖掘产品内部翻新潜力,做到淘汰一代、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小改小革不出厂,小“翻”小“新”不花钱,以较少的投入,翻新高档次产品。(2)坚持“科学管理,适应市场”的原则,创建科研开发基地,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每个企业可培植1-2个实用型科技产品示范区,针对用户意见和市场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题攻关,既讲科学,又讲实用,多出成果,出新成果,大力推广适用技术,不断改进包装,更新设计,翻新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加快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生产转化。(3)坚持“量入为出,专业对口”的原则,密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加速产品的换代升级。探索多形式的技术联合,聘请专家,坚持请进来指导与走出去请教相结合,在“高精尖”技术上求突破,对专利产品、填补空白的产品、领先世界的技术产品,也要舍得花本钱投资。既讲投入,更讲产出,用更好更新质量的产品替代进口,用更多更高效益的产品扩大出口,以不断提高科技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