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州农村“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克升,贵州省计委研究所。邮编 550001

原文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背景与环境

      贵州农村“公司+农户”的模式是在中国经济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构成这种模式的主要背景和环境是市场化、贫困与发展等推动着政府寻求新的发展方式;企业可以在“公司+农户”模式中实现自己的收益目标和社会价值,个体农户也能在这种模式中避开市场风险的峰头实现发展;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全面实施。

      (一)政府鼓励和支持“公司+农户”的模式

      贵州各级政府鼓励和支持农村中出现的“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基于下述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消除贫困和加快发展。贵州农村一直是中国最贫穷和落后的农村之一,至今仍有69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上,占全省农业人口的23%左右,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左右;农村经济水平与全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80年贵州只比全国平均水平少30元。1991年扩大到250元,1995年再扩大到491元,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明显扩大。此外,农业出现了明显的增长递减,农林牧渔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已由1980—1984年的10%、1984—1991年的5%,下降为1991—1995年的2.9%,与全国“八五”期间年平均7.4%的增长率低4.5个百分点。

      二是市场化对政府投资方式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除了项目的经济和技术切实可行外,投资者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的关键,在于项目运行系统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的生产经营机制。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等等,正是市场化的产物。贵州经济落后,投资短缺,农业和农村所面临的投资问题更加严峻。贵州农业和农村之所以发展缓慢,投资方式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此之前,农业和农村项目的产业化开发或扶贫开发,基本上是通过政府和职能部门直接经营管理的,政企合一和不具有适应市场的机制,使这些项目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毕节卷烟厂、上海烟厂等等企业以“公司+农户”的方式,以化肥、技术等直接扶持农户所实施的产业化开发,则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农民获得了很高的收益,脱贫致富;企业获得了品质优良、产品稳定的原料供应。

      在农业和农村扶贫开发方面所面临的投资问题是:如何引进资金,缓解项目开发资金短缺;如何发挥政府的投资效能和提高项目投资的效率(包括社会效益)。“公司+农户”模式为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在项目实体中,政府注入配套资金,引导企业实现政府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为企业提供优惠的资金配套,诱导企业提高对农业和农村项目的开发力度和广度;以企业为载体,提高政府投资的项目收益。

      对“公司+农户”的方式予以肯定,还在于消除贫困、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寻找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推动农业项目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公司+农户”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它通过将土地承包后的农户自觉地组织起来,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实施项目开发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将农户农业和农村引入大市场循环圈。

      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和“公司+农户”带给发展的希望,使政府对“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予以肯定。1996年省人民政府作出了明确的决策:在贵州商品牛、商品羊基地发展上,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组织,并要求通过竞争方式选择“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领头实施;在发展贵州绿色产业方面,再次强调了贷款向项目实体贷款而不是向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贷款,扶持“龙头”企业等等。

      (二)中国西南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实施对贵州贫困地区发展模式的影响

      1995年7月18日中国政府同世界银行合作的第一个综合性开发扶贫项目(也是我国利用外资从事扶贫事业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中国西南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正式实施,贵州项目区覆盖了13个贫困县(特区),世行总投资5.394亿元人民币。这笔资金数额大、且年利率低,使用期长,对贵州扶贫开发将是巨大的推动。该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借款人先垫支资金实施项目,然后凭据报帐提款;按1∶1的配套原则,贵州项目必须配套国内资金5.394亿元,在配套资金中,中央承担25%,省地(州、市)承担25%,县承担25%;在配套资金安排上,国家规定对有经济效益、有还款能力的项目使用有偿的扶贫贷款。

      世行贷款项目的实施对贵州农业和农村开发的意义不仅仅是投资增加,还在于它所隐含的对投资方式的影响:(1)经营性开发项目不仅要有社会效益,而且必须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还本付息,为此,必须改变以往政府和职能部门对项目投资经营实施直接管理的方式,转向企业化方式,政府与职能部门行使监控职能;(2)县级财政财力有限,解决资金的“县配套”很困难,这在客观上为企业进入世行项目创造了条件;(3)世行项目要求有明确的扶持农户并使之有增收目标,这为世行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创造了基础。

      (三)“公司+农户”的模式对企业的吸引力

      对企业来说,贵州农业开发项目和农村扶贫项目不仅要有良好的投资收益,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扶贫项目上后者与前者同等重要。更明确地说,项目的社会价值就是扶持农户,推动农业和农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土地承包后的农业开发、农村劳动力的廉价,使得企业有可能也有必要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实施项目开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