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乡镇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为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为广大农村群众创造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有部分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的体制不健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也与国有企业一样面临着严竣的局面,一些乡镇企业存在着资金短缺,产权不明晰,产品成本高,质量差费用多、效益差、亏损大等严重问题。摆脱乡镇企业这一困境,我们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股份制。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探索。 一、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制的必要性 股份制是一种新型的联合经济体制,是现代企业制度重要内容,股份制不仅适应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需要,而且适合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股份制经济,就是全部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投资兴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所谓乡镇股份制企业,是指注册资金完全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企业承担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乡镇股份制企业资本包括货币以及土地、劳力、实物的作价。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产物,它对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制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是一个近13亿的人口大国,其中9亿人口在农村。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面对这一状况,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从一定程度上说,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产业,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强大支柱。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他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因此,发展乡镇企业致关紧要,肩负着重任的乡镇企业要走出困境,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为此,乡镇企业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走股份制经济之路。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制的优势在于:乡镇股份制企业能够为农业大量提供资金,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提高其增值能力;有利于农村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不断促进农村整个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制是增强乡镇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 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乡镇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表现,也是企业的经营目的。股份制能够促进企业获得活力的表现在于:第一,股份制是企业资本聚集的最有效形式。企业经营不可没有资金和财产,由于股份制企业具有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性,股东们乐意出资,克服了合伙、独资企业的不足;社会成千上万群众参股,更好地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第二,它是企业产权明晰的有效形式。在股份制企业(或公司)组织里存在“两种主体两种权力和两种责任”,即企业本身、股东主体;所有权、股东权;有限责任、无限责任。从而形成有效制约机制、相互监控,使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更为合理、合法化。第三,它是乡镇企业实现科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股份制企业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监督,互相制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实行决策具集体性、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今后15年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议》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15年战略任务,其重点一是在经济决策上,由以往的决策权高度集中在政府改变为国家、企业、个人执行各自权力范围内的决策;二是在管理体制上,由传统的政府主导“一切”经济工作转变为宏观调控方式上;三是在利益分配上,由“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方式转变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行按劳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使乡镇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必须进行体制上的改革,而股份制经济就是完全克服政企职责不分,产权含糊不清,分配上平均主义之弊端,由于股份制具有平等自愿,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功能,它不仅成为乡镇企业在发展中的必由之路,而且更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二、乡镇企业实现股份制的具体途径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373页)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乡镇企业要大胆实践,大胆改革,向股份化迈进,那么,乡镇企业如何顺利推行股份制,其具体途径怎样?笔者认为,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