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乡镇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我们不仅要从大视角、深层次对其综合研究,而且需要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以便准确把握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符合客观发展的对策。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原因和优势

      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仅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11621亿元,乡镇工业产值8709亿元,分别占全国社会总产值、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6.5%和30.8%。全国社会总产值从1000亿元发展到1.1万亿元,用了31年时间,而乡镇企业从1000亿元达到1.1万亿元,仅用了8年时间。乡镇企业逐渐摆脱初期“小而全”的局面,从整体上说,已初具规模,有些企业已迈进全国大型企业的行列。

      乡镇企业是在国家没有投入资金、人才、技术、设备、能源、原料的条件下,在顶住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下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的这种顽强生命力来自自身存在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内在动力。

      市场经济机制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乡镇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没有纳入国家计划,它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都听命于市场需求,市场决定自己的生产。市场上缺什么,它就生产什么,“船小好掉头”,主要围绕着市场转。生产的数量、品种、质量、价格也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同时,它需要的原材料、设备甚至技术也来自市场,外部环境逼着它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在市场上参与竞争,也在市场中发展壮大。乡镇企业超前走进市场经济,它是中国农民在改革开放中的又一创举。

      乡镇企业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乡镇企业拥有大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许多农业剩余劳力“离土不离乡”,就近转移到乡镇企业。他们顶着星星进厂,披着月亮离厂,早出晚归,这样为企业减轻了一系列负担。同时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也带进企业。这对初期的乡镇企业无疑是一种促进。其次,乡镇企业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这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越条件。现在许多成了“大气候”的企业,也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的,通过积累,有了一定实力,逐步过渡到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乡镇企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我国目前有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按国家安排一个劳动力需投资两万多元计算,如果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到国营企业里来需投资4万多亿元,相当于全国20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显然,目前国家无力支付这笔资金。解决这一难题,还必须靠农民自己解救自己。农民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那就是发展乡镇企业。截止到1991年底,乡镇企业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9613万人,它在十几年间安置的劳动力相当于城市工业三十多年安置的劳动力总和。在乡镇企业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器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甚至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1980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占68.9%,非农业占31.1%。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1989年农村非农产业就突破了50%。1991年已达到61%,乡村集体企业已形成3300亿元的资产,占集体财产的80%左右。地处东部内陆的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一直是山东的贫困地区,他们既无沿海便利条件,又无发达的雄厚基础,近几年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也跨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自强县行列。199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41亿元。1992年1至10月底,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超过49.4亿元,实现利税5.2亿元,分别比1991年同期增长42.9%和39.6%。临沂市从贫困走向富裕,实现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乡镇企业挑了大梁。

      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走上小康之路的主要途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总结了一条经验,就是“无工不富”。乡镇企业十多年的发展,为解决农民温饱,脱贫致富,向“小康”迈进作出了突出贡献。它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促进了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七五”期间,乡镇企业利润用于补农建农资金216亿元,用于农村各项事业建设资金324亿元。从1978到1989年的14年,农民从乡镇企业直接得到的收入工资仅用于分配利润5850亿元,占农民净增收入的1/4以上,一些沿海地区农民收入80%来自乡镇企业。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对推动工业的发展和城乡市场的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的一个大学校,它培养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工程师、会计师,它们正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骨干和带头人作用。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使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逐步走向现代化,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就是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从国家财政收入状况来看,乡镇企业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同时乡镇企业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出路,也是稳定农村,稳定全局的重要因素,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乡镇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我国乡镇企业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走过了自己初期发展阶段。但是,经过几年超常发展之后,只有少数乡镇企业完成了向现代化企业的蜕变,而大多数乡镇企业却没有把握历史赐与的这一机遇,前进步伐开始变缓甚至陷入危险的停滞之中。目前,乡镇企业在自己的前进过程中,面临着市场经济机制的挑战,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挑战、国际竞争的挑战,自身发展的挑战等一系列严重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