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了解遵义地区乡镇企业贷款质量状况,我们对遵义地区农业银行全辖乡镇企业贷款1996年6月末的占用形态进行了调查,对该行乡镇企业贷款质量状况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一、主要特点及原因分析 1.乡镇企业贷款质量水平低。调查结果显示,该行乡镇企业贷款中正常贷款为17895万元,占比为54.62%,而非正常贷款为14865万元,占比为45.38%,其中:两呆贷款占比达33.56%。难以收回贷款余额达5577万元,占比达17.03%。造成该行乡镇企业贷款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全区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差,管理水平低,效益低下。其表现如下:一是我区乡镇企业起步晚,起点低,受西部地区硬件和软件环境限制,发展缓慢;二是我区乡镇企业是围绕区内大中型企业的配套产业或借助其技术管理优势发展起来,带有明显的依附性特征,受区内大中型企业生产不景气影响,乡镇企业应变不力,随之出现疲软;三是产业结构低层次性。我区乡镇企业绝大部分立足地方资源建立,其产品多为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技术含量少,增值率低,效益不高,缺少竞争力;四是产业结构趋同化,较为突出的是在市场虚假繁荣时缺乏可行性论证,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在市场疲软情况下,全线萧条,如食品行业便是如此;五是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由于我区乡镇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弱,其投资绝大部分依靠负债。据对80户重点企业1996年6月末的调查,其资产负债率高达75.96%,企业负债成本高,负担重,限制了其经营灵活性和财务效益的提高;六是旧体制下银行信贷的粗放经营影响。计划体制下,银行信贷独立性弱,地方行政干预严重,对一些企业贷款把关不力而导致低效放款,为贷款质量埋下了隐患。 2.按不同标准分类,不同类别间贷款质量差距大。如: (1)按所有制分类。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所有制非正常贷款率由低到高依次为个体、农民联合办、乡办、合资合作股份制和村办企业,分别为36%,40%,45%,53%,62%。以个体企业贷款质量最好,村办企业最差。在非正常贷款中,难以收回部分为5577万元,其中:乡办企业贷款5179万元,占92%。其主要原因是个体企业起步晚,银行大量注入贷款的时间不长,对承贷主体要求高,把关严格,起步较好,同时,个体企业产权明晰,管理严格,经营灵活,效益较好。村办企业则由于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效益不佳。乡办企业贷款一部分难以收回的主要原因是旧体制下由于行政干预等原因,银行缺乏充分评估论证的情况下对一些较大的企业投放大额贷款所致。如湄潭县农行对三千吨酒厂贷款近2000万元由于企业关停而难以收回。 (2)按行业分类。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十三个行业中,占用贷款较多的行业是建材、食品、轻工、冶金、化工、矿业,占总贷款的比重达75%,其非正常贷款率分别为30%,85%,50%,32%,25%,60%,建材、化工行业较好,食品、矿业较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建材、冶金、化工近年市场需求旺盛,市场效益好,而食品特别是占其主要地位的酒类企业产品市场疲软,企业不能维持正常生产,多数亏损关停,严重影响了贷款质量。湄潭、仁怀、习水的酒类企业大部分关停,还贷付息极为困难。 (3)从企业经营情况看:转制、亏损、关停、破产企业非正常贷款率分别为13%,25%,86%,100%,随企业生产与否、效益高低呈明显的相关关系。 3.乡镇企业贷款质量有所好转,但压非任务仍相当艰巨。据统计,6月末,该行乡镇企业非正常贷款率为45%,较年初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催收贷款率为33%,较年初下降5个百分点。呆滞、呆帐贷款均在年初基础上实现了绝对余额下降,这些都反映出该行按照商业化经营要求,狠抓盘活和调整存量工作初见成效。但是,与此同时逾期贷款同比却上升了1089万元,与两呆贷款呈此消彼长之势,非正常贷款余额仍较年初增加了387万元,说明该行乡企贷款压非任务仍相当艰巨。 二、对策与建议 1.解放思想,大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乡镇企业已初具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乡镇企业已成为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发展势头强劲,效益不断上升,给商业银行拓展信贷业务,谋求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和舞台。绝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而驻足不前,或者放弃这占国民经济三分之一的市场。由于各种原因,农业银行与乡镇企业联系紧密,在拓展乡企信贷业务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农行应将乡镇企业作为重要业务生长点,按照商业化经营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尺度,优化信贷增量结构,支持乡企发展,谋求乡镇企业信贷的突破。实践中,应拓宽工作视野,切实实行“两个转变”,打破所有制界限、行业界限,根据项目质量确定信贷投向。目前,应加大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投入,增加对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信贷投向结构。 2.区别对待,择优扶持。将企业按照市场前景、效益状况、资信等级分类排队,根据其不同组合采取信贷对策。如:对市场前景好、效益佳、资信高的企业应大力扶持,千方百计满足其合理资金需要,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对产品有市场而效益不佳的企业应认真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大力加强促帮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市场一般的企业,应督促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对调整不力的,应限制对其资金投入,杜绝以贷款增加来换取企业的低效增长;对资信等级低的企业,应采取说服劝导与信贷制裁相结合,纠正其不合理行为,对得不到改正的企业,要视为高风险企业,限制投入,适时收回贷款;等等。以此充分体现扶优限劣,营造良好的信贷运作环境,以适应商业化经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