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农业部综合计划司的委托,于8月20日~30 日到新疆了解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根据农业区域开发问题研究课题要求和兵团农业综合办公室安排,并在兵团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有关同志的陪同下,先后去了位于南疆阿克苏地区的农1师14团、11团, 位于北疆的农5师90团、81团,石河子地区的农8师141团等单位进行考察。 现将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兵团农业综合开发的成效 兵团农业综合开发是从1988年开始的。1988~1990年为第一期,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资金为35890 万元, 其中国家投入的土地开发基金6800万元,占18.95%;用于中低产田改造的农行开发贷款2219万元,占6.18%;兵团、师(局)、团场三级筹措26871万元,占74.87 %。1991~1993年为第二期,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资金为34225.9万元, 其中国家投入的农业发展基金7200万元,占21.0%;用于中低产田改造的农行专项贷款3056.8万元,占8.9%;兵团、师(局)、 团场三级配套资金20958.38万元,占61.2%;其他资金3010.7万元,占8.8%。 1994~1996年为第三期,预计总投资449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400万元,占23.2%,农发行开发贷款6000万元,占13.4%;兵团、师(局)、团场三级配套资金28500万元,占63.5%。从1988年开始, 截止到1995年底累计完成总投资99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400万元, 占20.6%,农行贷款7000万元,占7.1%;兵团、师(局)、 团场配套资金71600万元,占72.3%。 八年来兵团累计开荒175 万亩(含收复弃耕地), 改造中低产田246.7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123400亩,新建、改建经济林28000亩,增加畜牧业饲养能力66000头。完成开荒、低改工程有:加固小型水库6座,修建扬水排灌站22座,修建防渗渠道2090 公里, 开挖疏竣灌排渠道18000公里,修建桥、涵、闸等水工建筑物17700座,新建机电井1640眼。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八年来项目区共增产粮食16万吨,棉花10万吨,甜菜38万吨。与此同时,还增强了项目区的农业发展后劲,使部分沙漠变良田,改善了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开发项目区基本上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的规格化的高产稳产农田。 二、兵团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做法 1.兵团、师、团三级分别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兵团由分管农业的副司令员任组长。兵团每年召开由师(局)主管领导、开发办主任和有关业务部门参加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总结、规划、部署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各级都建立了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作为各级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和农业综合开发业务的主管部门。兵团上下已基本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农业综合开发格局,从而在领导和组织上保证了兵团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兵团农业综合开发始终按照国家确定的开发建设目标和对农产品的实际需要出发,在保持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发挥新疆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并且在发展中注意效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地确定开发重点,走上致富的道路。 3.兵团从开发资金有限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两依托”的做法,即:一是依托现有团场,二是依托现有骨干水利设施。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团场的机械、人力、物力和公共设施以及本身的技术力量,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开发资金的不足,保证了农业综合开发任务的完成。在此同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综合开发项目区田平渠直,田、渠、林、路同步建设,做到了开发一片成一片。实践证明,坚持高标准,注重工程质量,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关键。 4.兵团根据高寒地区施工季节短的特点,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坚持常年开发与大规模突击会战开发相结合。也就是在抓好常年开发的同时,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组织人力、机械力进行大规模的会战开发;并相应组织专业机械化开荒队,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做到定机车、定时间、定任务,责任到人,奖优罚劣,保证了按质按量完成开发任务。 5.兵团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上,普遍实行“两证一制”制度。即在土地开发前,严格实行土地开发许可证制度,这样既能保证按计划开发,又可避免土地开发中的权属纠纷;土地开发后,实行团、师、兵团三级验收,兵团验收合格后颁发土地使用证,正式纳入地籍管理;在开发过程中实行任务、投资合同制,做到投资与开发任务相结合,投资与开发效益挂钩。兵团的这套项目管理措施,对提高投资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使土地开发纳入依法有序的轨道。 6.兵团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继承和发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传统精神,成为克服各种困难的原动力。大批战斗在第一线的领导和战士,常年吃住在工地上,战酷暑,斗严寒,为子孙后代造福,谱写了许多动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