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正林,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内容提要:

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甘宁边区,粮食生产环境不算优越,但为了渡过抗战最艰难时期,中共和边区政府在增加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供应上做了巨大的努力。一是做最广泛的农民动员和组织劳动力,通过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粮食总量;二是规范和调整粮食管理与供给制度,最大程度的节约用粮,以保障粮食供给;三是制定限制粮食出境和用粮食酿酒,以减少粮食消耗。上述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边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其次,通过调整政治与经济政策,建立比较合理的粮食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了与民争食的问题。粮食问题的成功解决,成为边区渡过抗战最困难时段的首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讨论边区自给问题时,粮食生产因素不能忽视。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7 期

字号: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在战争时期难以避免的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的情况下,作为实物形态的粮食的征收和分配,不论在财政上、市场上或机关部队生活的保证上,都起着最重要的稳定作用”①,足见粮食在边区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地位。关于抗战时期边区粮食问题,学术界有少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粮食工作阶段的划分、粮食危机及成因等②,但资料单薄,论述简单,学术性不强。与粮食相关的农业问题研究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农业与农业税方面。③另外,国内外学术界在关注边区自给经济时,有学者只强调贸易、金融等问题,甚至渲染鸦片贸易支持边区渡过了抗战最困难时期④,其不足在于忽视了粮食生产在自给经济中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与粮食种植、粮食生产、粮食征收与边区财政和民生、粮食管理制度与政策等问题入手,对抗战时期边区的粮食问题做比较系统的论述。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以回应学术界关于抗战时期边区渡过财政困难问题的讨论。

       一、生态环境与粮食作物种植

       边区位于黄土高原的中北部,北部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南面延伸到关中平原的北缘,西边是六盘山东麓,东面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倾斜面,平均海拔高度为1000余米。边区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性干旱气候,年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据相关文献记载,边区降雨量1940年472.4毫米,1941年313.1毫米,1942年328.1毫米,1943年290.3毫米,1944年251.1毫米,1945年218毫米。降雨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原因之一是边区森林的减少。抗战爆发后,由于边区非农业人口增加和开荒生产,“边区的森林自中日战争后,大为缩小,目前已不到全面积的十分之一。此少数至可珍贵的森林,对于十分之九的无林盖的裸露地带的调剂是竭尽其力而不足的,因此形成雨量的逐渐减少”。⑤同时,黄土高原降雨分布极不均匀,全年雨日不足60日,其中半数集中于六七八月。⑥降雨量的逐年减少和集中,易产生干旱与洪涝,成为边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农业灾害。1940年旱灾有11个县,水与雹灾分别为16个县(68个区)和12个县(35个区);1941年旱灾5个县,雹灾8个县;1942年水灾15个县,雹灾7个县;1943年雹灾7个县(25个区)。每年都有大面积良田和粮食因灾害受损,如1939年农田受灾614965亩,损失粮食55884石(每石300斤,每斤16两,下同);1940年受灾4298312亩,损失粮食235850石;1941年受灾603558亩,损失粮食47035石;1942年受灾856185亩,损失粮食79720石;1943年受灾736050亩,损失粮食109724石;1944年受灾540537亩,损失粮食48905石。⑦

       边区的主要河流有无定河、大理河、洛河、葫芦河、延河、马莲河等,沿河川地土质肥沃,但灌溉困难,水田数量极少。因此,边区粮食生产“几乎完全决定于雨量多少”⑧,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环境。

       生长季决定着粮食作物的种植制度。边区全年无霜期从南到北约200-150天,晚霜期约在4月下旬,早霜期约在10月中旬。据气象记录,边区的早霜期1940年是9月21日,1941年是9月13日,1942年是10月1日,1943年是10月20日,1944年是9月13日,早霜最早出现在9月13日,最晚在10月20日;晚霜期有的年份迟至4月8日以后,甚至1941年5月26日还有霜。⑨生长期长的农作物在陕北北部一些地方不宜种植,边区大部分地方粮食作物“年仅一熟”。⑩早霜出现比较早和晚霜比较迟的地方对粮食作物种植有较大的影响,如庆阳“北部二将、白豹、二道等川,岭壑高峻,其气寒烈,多寒少热,不宜种麦,即秋禾亦须早种、早收”。(11)1944年8月8日傍晚至21日晨,靖边县发生霜降,“云雾遮山,冻霜十分严重,将所有山坡种的糜谷尽被冻坏及雾打死,未过三天山坡里的糜谷穗子变成白色,每个穗子有三分之二枯干,只留下穗根几颗”,最严重的镇靖、龙州、镇罗三个区受灾面积达15974.5垧(每垧约2.5亩)。(12)

       边区土壤主要是“风积黄土”,物理性质属于钙质土壤,不粘不沙,宜耕宜植,结构疏散易成细小团粒,孔隙在50%的左右,保持水分和养分的力量很强,有利于地下水高度上升,同时方便于透气排水”;化学性质“除氮碳含量较低,磷酸成分中平,其余各种养料都很丰富”,有利于粮食作物种植。不利因素一是土壤因含有大量石灰质呈碱性反应,在“排水不良的河滩地,常成碱性”(13);二是容易造成风蚀和水土流失,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

       边区农业耕地分为原地、川沟地、山坡地、沙漠地等几种。因地势丘陵起伏,大部分耕地是山坡地,倾斜度在10°~60°,耕地条件比较差。据统计当时有可耕地4000余万亩,因“人口稀少,荒地甚多,大约西区荒地占五分之三,东区荒地占三分之一,甚至有些地方荒地占五分之四以上”。(14)大量荒地的存在,使边区耕地面积增加有了可能性。据1941年统计,边区耕种农田1238万亩,总人口为149.5万人,人均耕地8.3亩。其中直属县(后改为延属分区)464.2万亩,人均耕地12亩;三边分区142.4万亩,人均13.5亩;绥德分区313.7万亩,人均5.4亩;关中分区59.8万亩,人均6亩;陇东分区258万亩,人均8亩。(15)从人均耕地面积来看,边区的耕地在理论上能满足居民的需求(16),但边区各地粮食供给有较大的差距。如1941年调查,直属分区余粮77374.8石,关中分区余粮29894.7石,陇东分区余粮161228.5石,三边分区缺粮16489.1石,绥德分区缺粮53607.9石。(17)三边人均耕地13.5亩与绥德人均耕地5.4亩都满足不了本地粮食需求,说明地理环境与人地比例都对边区粮食生产有很大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