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高举“改革、发展、提高”的大旗,在宏观紧缩、微观困难的坎坷征途上奋力拚搏,成为“九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领域的一彪劲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老乡”:绿野上崛起的生力军 曾几何时,“老乡”因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而难以在“老大”(国有企业)和“老外”(“三资”企业)面前扬眉吐气。然而,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一组统计数据却令人兴奋不已。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共完成增加值1.69万亿元,共中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16%和18.5%,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分别为6.8万亿元、4550亿元和1500亿元。全年实现外贸供货额6200 亿元, 增长15%。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八五”期末的不足70%提高到75%,乡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部分占农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新增部分的90%。 乡镇企业发展加快了全国工业化步伐。目前,乡镇工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50%以上。同时,推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一大批新型农村小城镇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迅速崛起。据悉,全国已有小城镇5万个,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的小城镇达5467个,江苏的盛泽、 天津的大邱庄、浙江的龙港、广东的容奇等小城镇建设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展示了农村城市化的美好前景。 经营模式:正在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轨 在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方针指引下,全国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八五”以前的粗放经营格局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学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据统计,去年我国约有60%的专利技术被乡镇企业购买使用,技术进步在乡镇企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45%以上。目前,全国有70%以上的乡村集体企业完成了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素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据有关部门抽查表明,乡镇企业产品合格率达75%,优质产品稳定率保持在95%以上,涌现出一大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的产品。 到1996年底,全国已拥有4531家大中型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投入总量中,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技术改造约占60%以上,全国乡镇企业共有152项成果获中国乡镇企业科技奖,28 项获农业部科技成果奖;1000多家乡镇企业推行了ISO9000标准,60 多家企业通过了国家质量验证,2000多家企业通过了全国质量管理验收,验收合格企业累计达2.2万家,自营出口企业不断增加。去年新批152家,累计546家, 新批贸工农联合商品基地182个,累计1100个。 转机建制:给乡镇企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改革由“八五”期间以企业的劳动、人事、用工等内部制度改革向产权制度改革等深层次推进,企业资本结构及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去年全国乡镇企业改革主要围绕三种形式展开:一是进行股份合作制试点。股份合作制企业大量增加,其中乡村集体企业改制的已达20多万家,占乡村集体企业总数的15%左右,股份合作制企业人均创造的增加值比一般企业高出20%以上。二是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联合,并以资产为纽带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截止1996年底,全国乡镇企业集团已达738家,资产回报率达19.7%, 高于乡村集体企业5.7个百分点。省、市级企业集团大量涌现,较好地发挥了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的优势,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三是企业承包、租赁、兼并、拍卖、破产等项改革措施配套进行,使现有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盘活了存量资产,改革的整体效应增强。通过改革,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调动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优化了企业资本结构及生产要素配置,完善了企业经营机制,一些地方在折股量化、产权流转、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繁荣市场:显示了“绿叶”对“根”的情意 乡镇企业根植于农村广阔天地,它的大发展又反哺了农村各相关产业。乡镇企业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具等生产资料,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运输、供销等服务,直接支援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同时为农业发展注入大量资金,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业。据不完全统计,1996 年全国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资金近200亿元,相当于国家对农业投入的70%左右,乡镇企业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发展,为农副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如天津大邱庄、北京的顺义等一些乡镇、县(市)已经靠乡镇企业的扶持和带动,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几乎涉及国家经济的各个领域,从日用消费品生产到工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及各类服务性行业,无所不包,为城乡市场提供了日益丰富的有效供给,起到了平抑物价,遏制通货膨胀的积极作用。乡镇企业创造和发展了一大批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商品市场,如浙江绍兴柯桥的轻纺市场,辽宁海城西柳的服装市场、江苏盛泽的丝绸批发市场、河北辛集的皮毛市场、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等等,都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涌现和扩大的,使生产和流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