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不仅是一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思想变革。 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在垦区一部分人的头脑中,还存在一些思想认识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如果不加以澄清和引导,就会阻碍垦区经济的发展,延缓改革的进程。 第一种误区认为企业规模扩大效益就大。 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企业规模的适度扩大会导致规模效益,然而,在我们的改革实践中,许多企业领导者认为:只要企业规模扩大,效益便会随之增大。实际上,当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规模过于庞大时,就会明显暴露如下弊端,导致不经济性:(1)不断地增大设备能力,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大,往往形成超额的、富余的生产能力;(2)管理人员越来越难以了解、监督、评介职工的工作效率,职工的努力程度与企业的成果大小关联变小,个体的努力难以在总体中体现,因而造成激励机制的弱化;(3)随着管理的复杂程度的增长,组织协调的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加大,影响了管理的效率;(4)管理体系的复杂性直接导致管理层次的增多,信息向上反馈和指令向下传送的失真和不完整的现象不可避免。正是上述弊端的存在,大公司尤其是超大企业集团往往难以解决低效率的问题,甚至一旦决策失误便会面临灭项之灾。 过去企业曾追求过“般小好调头”的境地,今天又追求“航空母舰能抵御大风大浪”的大规模,不管追求哪种形式,由于企业的适度规模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分析时要结合产业特点、技术状况、市场容量、竞争对手等情况作出正确的规模调整决策,不可盲目求大。 第二种误区认为“以场(厂)为家”就应吃集体的大锅饭。 “以场为家”、“场兴我荣”过去一直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场(厂)、爱岗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需要对二者加以区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意义则不同了。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都是国有或集体企业的“主人翁”,而企业是社会义务的承担者,当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每个劳动者会因自身地位而自豪,由于“平均主义”、“大锅饭”,也养成了一部分职工依赖集体,躺在集体的温床上。但是,今天,当我们实行市场经济之时,企业职工的思想状态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便暴露出来: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成为排挤他人的武器,自己的集体荣誉感成为依赖集体的借口,因此,“以场为家”,场便是家,有场就必须有我的活儿干,有场就必须有我的饭吃,有困难,要吃饭,正是自己寻出路,而是理所当然找场(厂)长。 市场经济将劳动力推向市场,因此就产生了聘用单位选人与聘用人选单位的双向自由选择,通过契约关系将双方联系起来,双方依照国家法律和契约规定的权力和义务受法律保护。那种抱着没有工作找单位,安排不好就闹事的观念的人,到头来必将导致自己丧失就业机会,增加自己的生存难度。 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参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决策;二是改革应在总体上增进职工的利益,而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应该明确的是,强调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不能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与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对立起来,不能拒绝接受劳动力的优化组合机制。因为每个职工只是企业的所有者之一,而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不能因为强调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而构成改革企业与社会体制的阻碍,社会保障由企业内部化转变为社会化,与职工是不是主人无关。总之,要全面正确地分析和理解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的涵义和各种关系。否则,不仅会引起理论上的混乱,而且还会影响企业改革进程。 第三种误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在企业内部寻找市场。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中,垦区内部至上而下,至下而上,形成了一整套严密完整的供求系统,作为促进垦区经济发展,拓宽货源筹集生产资料,扩大销售,加速流通,促进生产的服务体系本来是件好事,然而,如果把眼光只紧盯住垦区内部,攥自己家的钱就显得目光短浅了。这种用计划经济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流通体制去挣内部职工的钱的作法,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势必阻碍垦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将眼光放宽,盯住幅射县市,盯住沿海发达地区,乃至国际市场,才能将生意做大。同时,流通系统只有脱离行政保护,才能真正走向市场。 第四种误区认为在垦区内没必要搞副业。 企业主要生产经营的行业便为主业,除此之外的行业称为副业。垦区的主业是农业生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企业,只在农业上转圈子,势必造成经营单一,长期处于高投入、高产量、低效益、低积累状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结果,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农场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卖粮难、卖奶难、卖畜产品难的现象交替发生,经济效益忽高忽低,极不稳定,陷入了抓“主业”轻“副业”的误区。 农垦作为企业,不仅要生产粮食,更要追求企业的最大效益。而单纯发展农业,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固有的局限性决定其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尽管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因此,要想摆脱困境,“单打一”的经营方式是不行的。我们垦区的各级主要负责人,应该在搞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地寻找振兴企业的龙头产业或新兴产业,把农垦自身的原料优势,劳动力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形成农、牧、工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多层次多元化生产经营格局。只有把眼光投向市场,把效益作为振兴企业的标准,才能从大农业的束缚中走出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得到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