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企业界,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人们往往把“个大体壮”的国有企业比喻为“老虎”,而把“轻小灵便”的乡镇企业称为“猴子”。在过去的十多年的改革中,无论“老虎”还是“猴子”,都面向市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但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在管理仍存在一些差异及共性的问题。分析对比二者之间的长处与不足,对于转变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很有借鉴之处。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过去是支柱,以后还将是支柱,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是一批有“保姆”的企业,从原料供应到资金落实,从生产经营到产品销售,到企业员工的生老病死、吃喝拉撒,全由“大保姆”一手包了,由此造成它们的管理,看上去井井有条,制度严明,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封闭的、缺乏激情的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正在努力突破这种局面,从“利改税”、“拨改贷”,到厂长承包责任制,再到现在的股份化改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说,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革。 相对而言,崛起于乡土的千百万乡镇企业则经历了一场更完整、更具市场特性的管理革命,从“家庭作坊”式的管理,到现代企业管理,可以说,近20年间,中国乡镇企业在管理上的变革轨迹,几乎浓缩了西文企业两百年的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代乡镇企业,我们万向集团从一家只有7个人、4000元资金的打铁铺起家,在管理模式上经历了几次脱胎换骨式的变革阶段。 从“家庭作坊”式的管理到现代企业管理,近20年间,中国乡镇企业在管理上的变革轨迹,几乎浓缩了西方企业两百年的历程。 作为中国第一代乡镇企业,万向集团的发展史和管理模式的演变,可以说是这一变革轨迹的生动缩影。起初,我们的管理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的。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管理方式也在应时改变。到80年代初,我们的企业已初步具备了一定规模,管理便也逐步过渡到“直线职能制管理模式”,也就是形成了产供销的一条龙管理。 在这一阶段,由于企业规模不大,人员不多,职能单纯,还处在“人头管理,口头管理”,相对来说,管理的效益比较低微,但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这种管理显然是适合半机械、半手式化的生产力要求的。 到了1983年前后,我们企业的万向节生产已在全国市场上小有名气,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从简单的人治,走向了较为规范的制度管理。我们大胆进行了企业全权承包,推行了厂长负责制、劳动合同制,1985年还创造性地进行了干部聘任制的改革,所有这些举动都在当时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对于我们这些实践者来说,我们的一举一动绝不是异想天开,或“为改革而改革”,而是从企业发展的自身需求出发的。 1988年是我们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之年”,当时企业产品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60%左右,并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实力,为了得到继续发展,我们一方面通过入股、兼并、购买等方式,一举购并了8家亏损企业,另一方面将企业中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车间分解出来,成立了分厂,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杭州万向节总厂,多了这一个“总”字,其实就是换了一套管理,从先前厂长“胡子眉毛一把抓”,到后来的总厂、分厂协调配套。 企业越来越大,管理随之越来越复杂。90年代初,我们组建了万向集团公司,近五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着一条中国式的集团化管理路子。目前,万向集团作为全国乡镇企业中的第一家国家一级企业,拥有员工35000人,30亿元的资产,下属56家经济实体,其中,集团核心企业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挂牌上市,企业出产的产品是高科技含量的汽车配件,占有着全国市场的70%,并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觉得,今日的万向集团,与传统意义上的乡镇企业已有了天壤之别,在管理上,我们所有的经验,都是从实践中一点一滴地摸索出来的,并日益与现代企业相接轨。 国有企业在管理变革上要“具备一种动力”、“走出两个误区”、“处理好三层关系”。 80年代中期,我们乡镇企业曾多次组队到一些国有企业去“取经”,学习他们在生产经营特别是现场管理上的经验。但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厂长开始到乡镇企业来“取经”。 相对于乡镇企业,中国国有企业在管理更新上的难度确实更大一些:乡镇企业的改革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而国有企业却要“先破后立”,是一个改造的过程。 但除了这些历史及客观原因,我更觉得,国有企业在管理上的进步之所以落后于乡镇企业,其主要的症结还在观念上。具体的,我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缺乏“一种动力”:就是说,国有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管理动力”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说到底还是一种“被动的执行式管理”,甚至是该管的管不着,不该管的倒管了不少。就是在今天的国有企业,这种现象似乎还没得到根本的改观。因此,如何让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具备一种内在的“管理动力”,从“要我管”到“我要管”,改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这是非常根本的一点。 第二方面是要走出“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以改制代管理”,就是当今企业改革中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常见病”,许多企业家都很热衷于体制上的“大手术”,或明晰产权,或股份改造,或资产量化,不少人认为只要这些都改革了,管理自然而然就上去了。事实上,如果放松了最基础的内部管理,不管改成什么“制”,都是一个“空壳子”。另一个误区是“以发展替代管理”也就是希望通过规模上的扩张、通过高速的发展来掩盖管理上的不足。这样的做法显然也是不明智的,长此以往,只会摊子越来越大,漏洞越来越多,总有一天到不可收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