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农业为支柱产业、以农畜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国有农垦企业全面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从整体上推进农业和农垦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是垦区企业职工尽快进入市场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使垦区经济进入快速、高效发展期的最佳选择,也是当前农垦企业亟待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一、走出误区,集中精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多年来,垦区农业之所以长期没有走出困境,除了受计划经济旧体制束缚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料制造和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这三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农业中形成一个产业链,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市场,以市场为龙头带动生产,从而组成以种养加有机联系的产业体系,从而导致农业内部不能协调发展,产业规模得不到扩充,农业与其它产业不能互相拉动发展,而是彼此制约;使农业自身比较效益低下,受自然灾害和市场价值规律的影响,出现大起大落,直接影响了农垦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必须走出认识上的误区,重新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战略性产业,虽然市场风险大、管理难度大,但却是最有前途、获利潜力最大的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努力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解决好垦区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过剩与待业职工就业难、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职工家庭农场对市场调节不适应、以及粮食增产与职工不增收问题,使农业与其它产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良性互动中得到发展。 二、更新观念,步调一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仅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在九三管理局推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的情况看,虽然仅运行了不到一年时间,却已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初步更新;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各种原料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企业怕参与到企业集团中吃亏;有的只想自己的梦自己圆;有的总想举旗当帅,不愿投帅当兵;有的怕参加集团丢面子,怕在群众中落埋怨等。对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始阶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总是要经过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注意从思想教育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尽快达成共识。 当前,在垦区广大干部职工中应重点“六个观念”的转变,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农业产品单纯“原”字号销售的初级发展产业阶段向精深加工的高级产业发展阶段转变;从单纯追求产品数量和产值的增加向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转变;从横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数量的扩张向纵向的产业化经营和质量升级转变;从单纯依靠处延扩大和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和要素效率提高转变;从分散的、小规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向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同时,要明确在国有农垦企业全面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利于解决垦区长期想解决但至今一直没有解决好的产业生产率低和比较效益低下的问题;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业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组织程度;有利于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有利于通过集约化经营和产业拓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局、场小城镇综合功能建设和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开放开发、联合开发,吸引垦区外更多的金融资本向垦区流动;有利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加速垦区经济快速高效发展,不断壮大垦区经济实力。 三、精心谋划,扎扎实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农垦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固守计划经济体制近48年的国有农业企业,在历经近十几年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又要对其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无疑是对农垦企业生产关系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而且在这个变革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产业组织状态,通过(集团)公司化向产业化延伸与扩张,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打破行业、区域和所有制的界限,实行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资产重组、资本运作、构造跨门类、多产业的“航空母舰”,这决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九三农管局试点情况证明:要想扎扎实实地推进农垦产业化经营,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思想启动、利益吸引、政策引导、行政组织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工作力度,使之迅速发育、发展,日臻完善成熟。在全面推进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十个环节: 1.及早谋划,打好基础。一是进一步抓好“换脑筋工程”,打好思想基础。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组织干部职工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请垦区外先进典型单位来垦区介绍经验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宣传、教育,从而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基础;“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是非,决定取舍的根本标准的思想。通过宣传教育,使干部职工真正有一个强烈的改革与发展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改革,打好改革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产业化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三是大力度地调整产业结构,打好结构优化的基础。如九三垦区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之前的四年时间里,按照粮豆、加工业和自营经济“三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基本上实现了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