锨镇企业的产业发展方向,是指乡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未来发展中的产业选择和产业发展领域。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急剧转移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应该选择涉农产业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投资领域,而改变过去的那种局限于一般加工工业的态势。实施这一转变,无论对乡镇企业自身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还是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乡镇企业的产业选择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重组相适应 理论分析和经验事实都表明: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经济总量增长的经济结构转换相互协调的推进过程。一方面,经济增长依赖于结构转换。一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根本上取决于资源的动员水平及其配置效率。而结构状态既决定了资源动员能力的强弱,又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在可供利用的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包含着不同产业结构的经济社会,由于各产业之间边际生产率的差别,便出现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从而导致不同的增长速度和总量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结构转换。经济增长使居民收入得到提高,消费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从而拉动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同时人均收入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产业结构所面临的供给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如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大幅上升等,也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变。因此,从长期动态角度看,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在总量不断增长基础上的持续的结构转换过程。乡镇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子系统,也必须协调好总量增长与结构转换的关系,否则便难以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重要的是,用结构转换的观点来把握社会经济的过程,我们发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高增长率与结构的高转换率同时并进的时期。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加剧了调整经济结构的紧迫性。第一,我国自然资源条件并不优越,很多重要资源如耕地、森林、草原、铜矿、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以来的资源耗型经济增长,使得以这些资源为基础的原材料价格呈明显上升趋势,给新阶段经济的高效增长带来了成本过快上升的巨大压力。城市工业和乡镇工业结构的雷同,加剧了资源和原材料供给的紧张状况。调整产业结构,抑制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已势在必行。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个重要的内容和途径,就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优化资源配置格局,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第二,长期速度型扩张所导致的经济不协调增长,使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农业、基础工业的基础设施依然相当薄弱,这种状况对新阶段经济的高速和高效增长必然形成很大制约。第三,在目前高效增长中,人均收入水平上升较快,社会消费需求的质量和层次结构不断提高,消费品市场,特别是加工工业品市场,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已由供给制约转为需求制约。近几年不少产品滞销积压,多为质量和结构问题所致。这也给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严重掣肘。同时结构问题还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中的通货膨胀程度,使经济高速增长受到严重通货膨胀的威胁。因此,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包括与之相联系的资源配置结构和产品供给结构的转换,已经是实现经济发展新阶段战略目标的紧迫要求。 总的看,从现在起到21世纪前期,中国经济将处于一个急剧的结构重组和技术水平升级换代的时期。这种重组在大的方面,包括“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重组相适应,并在结构重组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此方能有望实现自己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二、乡镇企业目前的产业结构存在突出的问题,急需转向 目前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乡镇工业和城市工业结构高度雷同;二是与农业之间的产业连带关系严重脱节;三是内部部门结构畸形,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低于第二产业。 乡镇企业过去因受资金短缺的掣肘,主要是根据短期效益来选择投资领域,从而未能与城市工业实现合理的分工。城乡产业之间前后项连带不紧、互补关系不足。农村的非农产业结构与整个国民经济的非农产业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改革前期,由于宏观调控不力和国有企业活力不足,乡镇企业抓住有利的市场机遇而高速增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同一市场空间的平等竞争,必将使资金技术上先天不足的乡镇企业处于不利地位,给企业的市场进入和技术升级增加了难度。这很容易导致乡镇企业结构性的动态萎缩。同时,城乡工业结构的雷同,还加剧了整个国民经济原有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如何通过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合理有效的城乡分工体系,不仅是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 与城市工业结构的雷同,还反映了乡镇企业的产业选择与农业之间缺乏紧密的产业关联,表现在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特别是为农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据统计,80年代中期以来,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全部乡企产值的比重一直没有提高,始终是15%左右。单就第三产业本身来说,交通运输、百货商业、饮食业的比重又占85%以上,而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小。1994年乡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只有13%,二、三产业职工比例为4∶1,这低于全国1.1∶1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1∶3的水平。服务业发展不足,与农业关系不紧,使乡企无从发挥对农业的连带效应,也失去了带动农业增长并利用其资源优势的可能性。东部乡镇企业过早地走上了以资本替代劳动的轨道就是例证。过去乡镇企业对农业单纯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资金援助形式,只能是以牺牲效率,特别是牺牲专业化和比较优势为代价。这不利于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和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而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结构转换和经济起飞的基础性前提条件。在这方面,乡镇企业负有直接的责任和有利的条件。一者,乡镇企业立足于农村,农业是其母体产业。农业和农村能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具有相对价格优势的各种要素,特别是丰富的低廉的劳动力。脱离了农业和农村,乡企无优势可言。二者,吸收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也是乡镇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调整乡企的产业发展方向,强化与农业的产业连带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和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将是未来乡企产业结构演变的重点。也只有这样,乡镇企业才能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重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