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形音义高度统一的词符文字。在古汉语中,绝大部分字,一个字相当于一个词。字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而词则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其意义往往随着日常交际的需要而发展变化。当一个词的意义发生变化,一般仍由原来的字兼任,形、音仍旧。当一个字的兼职过多,影响交际活动时,便会发生形变或音变。形变的如“昏婚”“牙芽”“要腰”“赴讣”“倚椅”等;音变的如“舍shè/sh씓分fn/fèn”“抱bào/pāo”“瞑míng/mián”“野yě/shù”等。有的字,既音变,又形变。本文先讨论音随义变。
一、音变是构词的手段 音变构词,这种词汇发展的规律性的现象,更古的汉语我们已无法查考,但从有文字记录的汉语来看,早在甲骨文时期,这种现象就已存在。如甲骨文中的“有”字近似“
”。据研究,除表示有无之“有”外,“王国维曰:‘有即侑之初文。”“高田忠周曰:‘有盖肬之古文。’③一个不知偏旁所从,类似符号的“
”字,竟然表示“有yǒu”“侑yòu”“肬yóu”三个音义俱异的词,而其中的“侑”“肬”在晚起的先秦古籍中才先后出现。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几个原先由“
”表示的词,是在从甲骨文到周秦这一段时期内由音随义变而后又形变所产生的新词。 汉语中音随义变的现象虽然早就存在,但受到关注,从现有资料来看,应该是在汉代。如《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汉郑玄笺:“孙,当读如‘公孙于齐’之‘孙’,孙之言孙遁也。”陆德明释文:“郑音逊。”“逊”,初本作“孙”,“逊”是“孙”先音变而后又形变才产生的词(字)。段玉裁《说文》“逊”下注:“六经有‘孙’无‘逊’……盖后人据今《尔雅》增之,非本有也。”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古文‘逊’固作‘孙’。”古代的字书或韵书均先后接受了音随义变的语言发展的事实。如“舍”字,《说文》《玉篇》还只有一个意义(房舍),一个读音shè,而《广韵》则两收,一收在去声禡韵:“舍,屋也。……始夜切。”一收在上声马韵,先收“拾”释为“释也。书冶切”。又:“舍,止息。亦上同。又音赦。”看来,韵书因有提供写诗者分辨字的平仄和用韵的功能,对音随义变的现象,非常重视。 二、音变的几种方式 音随义变的“音”是指词的读音(含声、韵、调);“义”,是指词的意义(含词性)。古汉语中音随义变的现象非常丰富,可音随义变而产生的新词(字)究竟有多少?音随义变的音变规律以及原词和新词的关系,虽然古人已开始注意,但直到现在还不见有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从现在能见到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首先受到关注的主要是声调发生的音变。 最早对同一个词因意义发生变化而引起声调改变的构词现象,进行收集整理的是清末马建中的《马氏文通》。该书从语法的角度分析了音随义变的现象。在该书卷二《实字·名字二之一》的“名字辨音”一节说:“至同一字而或为名字,或为别类之字,惟以四声为区别者,皆后人强为之耳。藉之古籍,字同义异者,音不异也。虽然,音韵之书,今详于古,亦学者所当切究。”这段话说得很有意思:一方面认为,“藉之古籍,字同义异者,音不异也”,声调的变化是“后人强为之”;一方面又承认音随义变的事实,认为“学者所当切究”。该书的“名字辨音”部分共收有因声调变化而引起词性变化的词,如“比”“分”等共57个。 该书卷五《实字·动字辨音五之二》:“更有以音异而区为静字与动字者,或区为内、外动字者,或区为受动与外动者,且有区为其他字类者,散见于书,难以遍举,爰书如干以为例。”这部分共收音随义变的字(词),如“中”“恫”等共147个。其中主要也是声调的音变,但也有少量声调和声母俱变的,如“降”字,一为下降义,读古巷切,去声,见母,今读jiàng;一为降服义,读下江切,平声,匣母,今读xiáng。按:《玉篇·阜部》:“降,古巷切。落也,下也,归也。又下江切。降服也。”也收有两义两音。 我们如今看音随义变的音,最终当然应该落实到今读的音。所以也引用反切说明,只是表明义变前后的音,古字书或韵书一般都有所记录,其间有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音随义变的音变情况,除常见的声调发生音变外,还有声母音变、韵母音变或声母声调、声母韵母、声韵调俱变等几种方式。下面举例说明: 1.声母音变的,如“羊”“卒”等 “羊”,《说文》:“羊,祥也。与章切。”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古无‘祥’字,假‘羊’为之。钟鼎款识多有‘大吉羊’之文。”金祖同《殷墟卜辞讲话》:“古人以羊为美味,美等皆从之,故羊即有祥义。”按:“羊”,余母,阳韵,平声;“祥”,似羊切,邪母,阳韵,平声。《广韵》同收在阳韵,只是声母由余母变为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