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际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22(2015)01-0004-6 开宗明义,我们认为,对于Web2.0以来的虚拟社会,不能单纯地视为在线社群,更不能误读为类似虚拟现实条件下的虚拟世界,而应该看作是人类社会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和框架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体系。简言之,虚拟社会是以互联网传播为背景的社会生活总体;而虚拟社会管理的本义,则是指对网络时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有效治理。 一、虚拟社会的管理困境及其成因问题 今天,互联网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短短几十年间,互联网的创新和普及速度前所未有,网络技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业务、新业态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纷至沓来,互联网的冲击波效应早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范围而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值得注意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超大规模自组织社会结构正在形成。与之相对应,工业社会的传统行政模式正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新的公共管理模式转变。它正在导致一场治理结构和管理的基础性变革,促动官民关系和政策工具的连锁变革,甚至引发政府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巨大震荡。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执政,网络日益成为公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利益保障权的重要场所。但不容乐观的是,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恰逢改革开放和赶超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尚未完成,新老矛盾叠加交织,这一切使得网络双刃剑的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尽管诸多政府部门积极努力地应对网络社会的崛起,治理的成效有口皆碑,但总体来看,网络治理长期维持着治标不治本的格局,一些虚拟社会治理中的“常见病”“急重病”均表现出长期发作、反复爆发的特点。一言以蔽之,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是:控制犹有余力,但治理远未达成。 我们以为,虚拟社会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就社会心态而言,部分网络阶层中存在着诸多消极不良的心态,而究其政治根本,是网民对法治不够健全、言论不够自由、社会不够公平、生活不够安全的批评逐渐升温,因此,网络社会文本中不时呈现出国家—社会对立、贫—富对立、主流—边缘对立、中央—地方对立、价值观对立、阶层间对立和思潮对立的尖锐社会矛盾。 二是就虚拟社会秩序而言,一些互联网和电信运营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网站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民间网络组织的动员能力和行动能力越来越强。网络传播中的行为失范、制度缺失,加剧了虚拟社会中紧张情绪和负面心态的形成,降低了网络传播的公信力,也加剧了现实社会的裂痕。 三是就基础管理而言,传统的多头管理导致职责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一些地方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措施无法实行;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统筹协调力度不够;政府新闻网站体制机制不灵活,创新动力不足,传播力、影响力不强。这些因素,均损害了政府治理的形象,导致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虚拟社会管理能力的不信任。 四是就外部环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资本优势,把互联网作为推行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战略的工具,进行网络渗透,谋取网络霸权,网络社会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化”的秩序日渐强化。也因此,网络社会治理中必不可避免地渗入了国际政治竞争、民族文化博弈、意识形态纷争的复杂元素。 五是就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言,我们判断,在中国,其最重要的变化是“三个反转”,即网络条件下身份政治的主从反转、虚实反转、强弱反转。基于传统政治信条的观察者在判断虚拟社会的主体关系时,往往会产生以下错觉:认为国家强、社会弱;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不具备实在力量;认为政府有国家机器可以倚恃,通过强力部门就能实现钳制型管理、威吓型管理、惩戒型管理。而实际上,虚拟社会的“三个反转”却已逐渐在政治上形成了以往难以想象的反面成像。 国家、社会的主从力量格局在互联网上发生了醒目的逆转,社会正在被重新发现,并且逐渐拥有了权力内核、政治信心、自我认同,其反客为主、附庸蔚为大国之势已十分明显。两者力量格局的逆转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国家与社会的政治动员能力,形成了一种与传统政治动员不同的“网络政治动员”,即“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与政治局势下,动员主体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在网络虚拟空间有意图地传播针对性的信息,诱发意见倾向,获得人们的支持和认同,号召和鼓动网民在现实社会进行政治行动,从而扩大自身政治资源和政治行动能力的行为和过程。”①在前网络时代的中国政治中,政治动员在扩展国家权力、塑造政治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社会的政治动员能力则被束缚在国家权力主导的框架中。但在网络时代,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张力日益形成,社会力量在网络政治动员上拥有了更多的优势,国家的政治动员能力反而在草根权力的戏谑、调侃与集群抗议中逐渐衰减。此之谓主从反转。 互联网其实并不虚拟,它是现实社会的镜像,而且是具有现象还原意义的本体镜像。频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早已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一个普遍共识是,这些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起于现实社会矛盾,整个事件在发展过程中也往往贯穿着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互动。由于互联网赋予了草根阶级更多的表达机会,虚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展现普通公众真实的社会心态及本质的政治诉求,其现实性在当下已经超越了传统现实社会的现实性。此之谓虚实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