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富裕之路

——湘西农村100家100万元产值企业的调查报告

作 者:

作者简介:
彭秀彪,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办公室副主任,邮编415000。

原文出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湘西农村100家产值过100万元企业的调查,总结了昔日贫困的农民脱贫致富的经验主要是靠政策引导、能人牵头、科技带动、市场驱动、资源利用,同时也指出了这些企业大户存在的思想观念滞后、信贷资金紧张、社会负担沉重、缺乏行政管理经验等问题。因此,农村企业大户迫切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政策宣传、行政管理、信贷资金等项服务工作,并且要努力减轻农民企业的社会负担,为他们的发展保驾护航。

      1

      昔日的湘西农村是以贫困落后出了名的。现实中,250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也仍未完全解决温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受迅猛异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长期与土坎垃打交道的湘西农民正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生我养我的这方水土,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再加上外地的经验和帮助,在这资源富有的土地上,大办农业企业,陡然成长起一批年产值过100万元、利税超过10万元的农村企业大户,成为湘西农村脱贫致富的示范。据湘西自治州乡镇企业局的不完全统计,到1995年底,全州农村有各类企业373家,实现产值12000万元,上交税金2500万元,其中产值超过100万元,利税超10万元的企业已达到130多家,广泛分布在州辖8县(市)的农、林、牧、副、渔等领域,并延伸到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行业。最近,我们用3个月时间对全州农村100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典型剖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在湘西全州100家农村企业大户中,首推从种养殖业起步的领头人。几年的苦心经营,他们中既有承包荒山搞开发的“山状元”,也有靠养牛、养羊及特种养殖发了财的“牛倌”、“羊司令”。龙山县石牌乡,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特困乡。1993年村民肖烈本突发种中药材的奇想,与人合伙开荒500多亩,种上百合、白术等药材,联合62户药材大户组成药材生产公司,药材种植面积达13000多亩。1995年全乡产出药材5051吨,收入1000多万元。药材富了农家。据统计,全乡农民家庭中存款在10万元以上的有10户,5万元以上的有24户。保靖县普戎乡牙吾村村民张发喜,曾是一个只差乞讨的流浪汉。1992年结束流浪生活转回到老家承包荒山50亩,种黄柏、杜仲、厚朴三木药材,之后随着生产扩大,再发展到60亩,办起了牙吾坡药材场、普戎绿色企业集团。现在山上林木葱郁,张发喜成了全州有名的开发大户。在他的带动下,全乡520户人家搞起了药材开发,药材产值120万元,普戎成了全州闻名的药材“新秀乡”。1995年5月,该乡遭受特大洪灾,稻田被淹六成,但由于药材生产效益好,全乡群众没有因灾减收。保靖县马王乡农民贾光二,家住海拨800米的白云山上,方园数十公里的森林草场,成了他发展养殖业的理想场所。前年,他贷款购了20头牛,280只羊,办起了白云山牧场,年纯收入4万多元。在此基础上,他走“牧场十农户”的路子,发展成了白云山养殖业开发公司。他发动村民养商品牛、南江黄羊,年产值突破1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发了“羊财”。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湘西农民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向生产、生活的更新领域进军,从而实现了脱贫致富,并由小富成大富。在我们调查的100户典型中,有半数以上的业主是靠加工、销售来发财的。吉首市郊的河溪镇是一个有12000人口的土家族、苗族、汉族等民族杂居的山区小镇。近几年来,在镇政府的引导下,农民纷纷搞加工、办工厂,寻求新的经济来源方式。目前全镇拥有橡胶厂、化工厂、电解金属锰厂、明胶厂、湘福酒厂、轧钢厂等农村集体工商企业15家,初步形成以化工、冶金、轻工为支柱产业的民办企业群。这些企业均年产值过100万元,利税超10万元。1995年全镇民办企业总产值达1.1亿元,完成利税1254万元,名列全州经济十强乡镇,跻身全省百强行列,同时荣获“湖南乡镇企业之星”的美誉。其中苗族农民张祖心创办的橡胶厂最为典型。这家于1986年靠10来万元贷款起步,靠搜集四省边区的破旧黑白毛胶为原料生产再生胶为主业,被群众称之为“垃圾工厂”的企业,不到10年的经营,如今已成为拥有职工500余人,年产万吨再生胶,产值2000万元,利税200万元的全州工业骨干企业,被费孝通教授誉为“垃圾堆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永顺县泽家乡土家族青年农民向用让,瞄准植物油市场行情,1995年初,在209国道边的一个小丘岚上创办了岚湖香料厂,利用本地资源,加工提炼柏木油、黄樟油、山苍子油,产品销售到江西、浙江等地,投产8个月,创产值300万元,获利润30万元,上交国家利税8.6万元,成为全县赫赫有名的私营企业利税大户。如今,他又拿出4万元办起了肠衣加工厂,主要产品肠衣和肝红素货俏价好,预计今年可创产值400万元,实现利税50万元。

      地处湘黔两省边界的凤凰县阿拉营镇是一个苗族聚居的边远山区,人多田少,过去穷得叮当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富民政策,使全镇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尤其是乡镇企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据统计,全镇拥有大小企业503家,1995年总产值达4271.5万元。在503家企业中有私营企业14家,年产值均在30万元以上,年纯收入8—12万元。田素华,这位56岁的土家族汉子,如今已是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年创产值10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的阿拉营镇宜都畜牧加工厂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提起他的经历,他说:前些年,与宜都村民一样穿过破衣,住过茅屋,挖葛根糊口,这几年多亏党的政策好。1983年,他靠400元贷款起家,联合本村3户农民办起了畜禽加工厂,屠宰、加工牛羊,当年实现利润5万元,以后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也越来越好。他加工的牛羊肉成为外贸出口免检产品,外销俄罗斯、欧美市场。田素华不再贫困了,修了三栋小洋房,安了程控电话,自有流动资金50多万元。早在70年代,曾以学大寨精神闻名省内外的龙山县洛塔乡,如今经济发展也同样出了名。对当年作为战天斗地现场的阴河,洛塔人从桂林请来了岩溶专家,设计了开发方案,切断阴河,引出地下水,再建一座发电站。宏伟的蓝图,经过建设者的努力现在实现了,一座装机容量为2900千瓦的新电站建成了,当年的开山队成了开发队,农民组建起煤焦公司,办起了水泥厂。现在煤焦公司年产值突破600万元。80年代初,洛塔人民靠10万元集资起家的水泥厂,去年,水泥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实现产值205万元,利税50万元。洛塔不再穷了,现在已跻身于全州“十强乡镇”行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