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是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另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其基本特征是管理科学,经济增长效率高,产业结构优化等。本文拟从管理的角度,谈谈乡镇企业在这个大的环境中,如何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向其要效益,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出自己的贡献。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一大创举。1994年1—10月份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0%强,再过几年,乡镇企业就要和其它工业平分天下,乡镇企业是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一块,也是出口创汇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它解决了农村一亿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条件下,乡镇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市场经济多元化的挑战,企业经营规模化的挑战,技术结构高级化的挑战及管理方式科学化的挑战等。乡镇企业面临着这样的严峻形势,如何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持续稳定地发展呢?产权改革、企业重组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改革来代替管理。我国乡镇企业管理水平一直比较低,在生产管理上重数量、轻质量;在行为管理上重硬件、轻软件,这必然造成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高速度、低效率。这种管理落后的状态,由于被灵活的经营机制所掩盖,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粗放型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的矛盾便突出了表现出来。因此,加强乡镇企业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便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缺陷具体表现为: 1、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是乡镇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在乡镇企业设备总量中,大约有50%以上的设备是国有企业淘汰的陈旧设备,30%是自制设备,企业采用的技术大约有65%属于应淘汰或应更新的技术,有20%属于已经落后但还可以勉强使用的技术,只有10%的技术具有现代水平。 2、企业生产成本高,质量档次低。 相当数量的乡镇企业领导和职工质量意识淡薄,对质量重视不够,质量问题时有发生。1995年,国家组织抽查29个省、市的1350家螺绞筋生产企业,大型、中型、乡镇企业样品合格率分别为100%、79.6%、11%;检查的4756家碳酸饮料企业生产5583批产品,大型、中型、乡镇企业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0.5%、74%、34.8%,一些劣质产品几乎都是小型企业及个体户所生产。由于粗制滥造,产品质量不高,生产中损失惊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能源。 3、市场营销观念滞后,难于开拓市场。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乡镇企业缺乏市场信息的研究,市场应变能力差,独具特色的名牌产品少,大众化产品居多。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经销人员社交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水平较低,不能通过促销方式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低下。同时,产品售后服务不够,市场信誉不高。 4、财务管理混乱。 乡镇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低,财会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不严格,会计核算不科学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企业收款、出纳、会计由一人承担,钱帐不分管,更没有复核制度,会计科目设置不科学,使用不当,随意增设、简化科目和核算算环节,不按核算核算规章全面系统地反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成本核算不科学,采购无验收,消耗无记帐,搞弹性成本,甚至人为调整成本,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5、企业劳动人事管理不完善,激励空缺。 不少乡镇企业用人机制异化,诸如领导上的“家长制”,职工构成的“家族制”等现象愈益严重;机构重叠,管理人员激增,分配上在步国有企业原“三铁”的后尘,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工资能高不能低。其次,企业招收职工双方建立的劳动关系缺乏法律依据,由于乡镇企业的劳动力来源于各自农村,管理有松懈性和随意性,40%的职工没有与企业签订书面合同,一般只是从口头上达成协议,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以上种种,说明了我国乡镇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正视和解决。 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要改变我国乡镇企业目前“三高、三低”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实现向集约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由传统的小生产管理转向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 1、强化生产管理。为此,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质量管理。江泽民同志指出:“乡镇企业也要狠质量,搞一个正常的速度。”“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质量好就等于数量多。”抓好产品的质量就保住了产品的数量,保证了企业的正常速度。质量是产品通向市场的通行证。质量好的产品,才能被社会所承认,才能有市场竞争的优势。同一企业不同等级的同一产品成本耗费是基本相同的,产品等级高利润就大,产品等级低则利润低,产品不合格则无利或亏本,因此,强化质量管理可以做到促产、促销,获利的综合效果,强化质量管理,除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外,还要把企业中各项管理和生产环节有机地组织、协调和控制起来,着力抓好设计试制、生产制造、辅助过程、使用过程四个环节的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