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挑战 机遇 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晓强/孙家峰 句容市农业银行

原文出处:
江苏农村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奇迹。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已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今后,乡镇企业既要部分地完成传统革命的任务,又要迎头赶上或缩小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进程和差距,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困难和新问题。

      一、挑战

      (一)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挑战。以灵活的经营机制为特征的乡镇企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实现了总量扩张,打出了自己立足的“江山”,给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添上了辉煌的一笔。但是,这种以经营机制为支撑的速度型,隐含着因产权制度不健全而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特别是乡镇企业的产权关系模糊,产权要素的组合无序化,市场经济意识不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及落后的管理方式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不相吻合,更难以适应。

      (二)产权制度改革的挑战。乡镇企业是在中国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中发展起来的农民企业群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乡镇社区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才能得到地方党政领导和基层政权组织的支持。但是,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落实产权制度条例,企业经营自主,行使董事会决策权,实行民主管理,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等等,使企业领导集团对其自身利益的目标越来越重视。这样,企业经营机构与基层社区组织支持企业创办和发展的目标之间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冲突。久而久之,就必将带来地方政权组织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也必然要对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新的威胁。

      (三)发展空间的挑战。乡镇企业是乡村社区组织创办的,90%左右分布在乡村所在地。这在发展初期,解决土地、厂房、劳力以及得到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支持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目前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企业高度分散的布局,造成农村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工业化进程的脱节。市场信息不灵敏,社会化服务程度差,不便于交流企业之间的经营管理经验。更主要的是,城镇化进程的迟缓,不能促进服务业随着工业的发展而获得相应的发展。由此,乡镇企业分散,布局发展的负效应不仅仅是影响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将阻碍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把乡镇企业发展空间限制在乡村之地。

      (四)国际接轨的挑战。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的日期日益逼近。一方面乡镇企业要实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但是因企业成本列支列范围较大,利润总额将有较大幅度下降,一些微利企业面临新的亏损;另一方面接轨后降低国家依据国情保持的少数重点行业外,绝大多数行业、企业产品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乡镇企业更是在所难免。

      (五)城市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挑战。1984年我国由农村重点转入城市改革,但多处于试验阶段或浅层次,对乡镇企业发展造成的威胁是不明显的,或是局部的。但是随着国营大中型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大幅度转换,随着国营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完善,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乡镇企业远远所不及的。

      (六)乡镇企业内部各经济成份间的相互挑战。伴随着改革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开放,非公有制经济与乡镇集体企业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特别是私营企业更是充分利用快速变化,自身的灵活机制及收入丰惠的优势,展开人才、资源、资金、市场等争夺的攻坚战。

      另外,乡镇企业能否跳出“小农经济”圈子,自己超越自己,自己解放自己,都成为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二、机遇

      从目前来看,乡镇企业面临的机遇有下列几方面。

      (一)市场空间增大,潜在发展机会增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和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的到来,对我国乡镇企业产生的最积极的效应莫过于提供更均等、更现实的竞争机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企业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同国有企业展开竞争,而政府给予国有企业的一些保护和照顾已逐步取消。全国统一的市场构建茁壮成长,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市场割据的局面已大大削弱,乡镇企业开始冲破城乡二元经济的藩蓠,在国民经济格局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二)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乡镇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技术物质条件。培养出了一大批管理、技术相对过硬的“永久性”人才队伍,也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农民企业家,他们尽管学历低,但是通过在市场中学会“游泳”,不仅成为行家里手,还锻炼成全才,成为竞争优胜者;另一方面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使乡镇企业更能利用经济手段和优越条件来吸引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同时伴随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精简机构,一大批科技人员将走入经济发展新战场,乡镇企业正好可趁此招聘人才,武装自己。

      (三)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制尽管由浅层次的改革转入实质性改革的阶段,但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机制转换问题,积弊较长较深,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几十年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了低效率,慢节奏的风格,习惯于资金国家分,材料国家拨,产品国家收,工资国家保,高枕无忧;即使在目前一些停产、半停产企业,国家仍给予种种照顾,工资照发不误,整个职工队伍仍被强大的传统惯性驱使,缺乏在市场竞争中弄潮的胆略,不少企业管理者仍安于现状,“官本位”思想如故。因而,乡镇企业不存在进入市场转换机制这样的过程,更没有转换的阻力或并轨的风险,只要充分利用自身有较大自主权和灵活经营等优势,抢先一步,捷足先登,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就能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