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社会需要审计与管理咨询服务会越来越多。以注册会计师行业为例,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信息表明,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范围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800多类项目,服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超过350万家。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8209家,注册会计师98 707人,非执业会员95 069人;全国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事务所40家,获准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内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11家。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发展的整体水平,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审计学专业教育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审计人才。然而,审计学专业在我国高校虽有30年的历史,但学科规律尚不成熟,纳入教育部目录内专业刚刚3年,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专业建设还有待完善。对于吉林工商学院而言,审计学专业更是一个新建专业(2014年才开始招生),需要虚心借鉴兄弟院校的审计学专业建设经验,认真梳理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妥善规划专业建设。 一、全国高校审计学专业概况 1.审计学专业招生规模 近年来,设置审计学专业的高校数量(见表1)与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总量还太少。截至2013年有66所高校开设审计学专业,招生人数不足5千人。 2.审计学专业建设特色 总体来讲,高校审计学专业的特色尚不十分鲜明。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7批340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而审计学专业只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审计学的省级特色专业也不多。 3.审计学专业的课程建设现状 (1)审计专业课程设置数量。各高校审计学专业设置的审计专业课程数量平均在5~6门,其中必修课至少3门,选修课3门左右。 (2)审计专业课程设置类型。各高校审计学专业设置的审计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按照审计主体设置审计专业课程;二是按照审计客体开设审计专业课程;三是同时按照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交叉设置审计专业课程。其中后两种情况居多数。 (3)审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审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精品课程较少,由于教材的缺乏,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普遍较弱。 二、关于审计学专业定位 一些兄弟院校的审计学专业办学起步早,影响大,办学层次高,如省内的吉林财经大学具有明显的层次优势和学术优势。我校的审计学专业要有别于学术型、研究型院校,做到“错位办学、突出特色、注重内涵”。错位办学,以“强能力、重实践、求创新”为指导思想,立足于通识性,提升专业性,培养“应用技术型”审计专门人才。突出特色,强化审计实践与计算机审计教学,使我校审计学专业为其他专业所不能取代,以巩固本专业在审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注重内涵,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使学生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 三、关于审计学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重在突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校审计学专业的特色主要向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突出审计实践教学
注重对学生审计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训练其审计思维的养成。相对而言,由于教材缺乏、师资匮乏等原因,审计实践教学效果欠佳。鉴于我校审计模拟实训教材及审计模拟教学已有一定的基础,审计实践教学应成为我校审计学专业特色的一个突破口。 2.强化计算机辅助审计 现代审计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已是必然,然而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是停留在数据的采集、底稿的编制、审计项目的管理上,而核心的审计作业却由于审计人员觉得应用软件更麻烦而放弃。这也是当前计算机审计教育弱化的一个体现。从全国来看,计算机审计教学发展远不能满足审计实践需要,也要远远落后于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发展。同样鉴于我校现有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教学基础,计算机辅助审计应成为我校审计学专业特色的另一突破口。 四、关于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专才与通才之争 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与学生毕业后实际从事的工作不应该也不可能保持口径上的完全一致。审计学专业毕业生将来除了做审计,还可能做会计、做财务、卖保险、做销售、做证券、从事管理咨询等工作,但是我们不能因就把审计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成能够做审计、会计、财务、保险等的通才。专业与专业间应该有清晰的界限,不然就没有必要开设众多专业。审计学专业设置的目的就是培养审计专门人才,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企业及非营利组织从事审计与风险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审计专门人才。 现代教育所提倡的通才,尤其是应用型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是专业的通才,或者以专业为核心的可能涉及边缘学科的通才,而不是跨专业的通才。审计胜任能力本身就需要掌握审计、会计、财务,需要懂得组织、战略、信息、数理等,因此审计学专业培养的就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审计专才。 2.初步胜任与完全胜任之辩 谁也不能期望一个本科毕业生一毕业就能拳打脚踢,他只要具备了初步职业素养就够了。因此培养规格的能力要求要切合实际,不能高大全。审计学专业培养的应是初步具备审计胜任能力,在经过两三年的工作历练后成为业务主干,而不是也不可能刚一毕业就完全胜任全部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