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领运动”:过程、特征及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白小瑜,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45

原文出处:
港澳研究

内容提要:

因普选行政长官方案争议,香港社会出现了“占领中环”运动并演变为“占领运动”。在“占领运动”中,青年、中产成为参与主体;运动去领导化、碎片化;“公民抗命”理念遭否弃;运动民意基础薄弱。“占领运动”也暴露了隐藏在泛民主派内部的各种矛盾,如社运领导权方面泛民主派内部层级结构之间的矛盾、在社运理念上原则至上与灵活变通的争论以及社运模式上“和理非非”与“勇武抗争”二者的对抗等等。政府对“占领运动”顺利清场,然而后占领时代仍然存在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共同正视与化解,如社运指导思想激进化、自发性运动增大失控风险、青年团体政治化改变社运面貌,等等。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7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87(2015)01-0083-10

       2014年12月15日,随着铜锣湾占领区及立法会外分别清场,持续79天的香港“占领运动”正式落幕。在日常用语或大众传媒中,我们习惯将这场运动称为“占领中环”,但学理上需要进一步厘清。本文将2014年9月28日至2014年12月15日期间香港社会围绕普选香港行政长官而发起的一系列占领活动称为“占领运动”①。一方面,“占领中环”和“占领运动”属于不同的运动阶段,另一方面,当“占领运动”取代“占领中环”后,运动出现了一些新特征。本文试图从青年参与社会运动这个角度出发来剖析“占领运动”的特征及其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

       一、“占领运动”的背景及过程

       (一)“占领运动”发起背景

       根据《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决议关于香港循序渐进迈向普选的规定,2017年香港可以普选产生行政长官。中央对香港的政改持“一个立场、三个符合”,即坚定不移支持香港循序渐进发展民主的立场不变;普选特首要符合香港本地实际情况、符合《基本法》及人大常委会规定,行政长官要符合爱国爱港标准②。一些香港学界和政界人士却意图突破上述宪制框架来寻求所谓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普选方案。其中戴耀廷、陈健民、朱耀明三人(“占中三子”)发起的“占领中环”运动(又称“占中”)就提出普选必须要符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必须是“真普选”。该运动得到了香港部分泛民主人士的支持。

       “占中”运动发起人认为,香港民众必须施以进一步的“具有大规模杀伤力”行动,威胁北京让步,唯此才能达到普选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以所谓的“公民抗命”为理论指导,由示威者违法长期占据中环要道、瘫痪香港的政经中心,从而产生巨大的震慑力逼中央就范。相比于其现实的可行性,“占中”更注重潜在的威胁性和“道德的感召力”。“占中三子”为其所谓的“公民抗命”进行合法性论证,指其完全符合非暴力性、公开性、良心行为和穷尽正常的政治程序等原则,而且对于其所具有的违法性,也将因参与者的自首行为而得到补偿。

       在操作层面,“占中”运动部署了四个阶段的行动方案;于2013年6月9日、2014年3月9日、2014年5月6日举行了三次“商讨日”;于2014年6月22日举行了所谓的“公投”,让市民选出了三个不符合《基本法》规定的含有“公民提名”成分的方案。7月2日,学联(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和学民思潮两个香港学生组织(以下并称为“双学”)号召“预演占中”的静坐集会。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普选问题作出决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简称“人大8·31决定”),从宪制的高度否定了香港社会不合《基本法》的方案(包括“公民提名”)。一些泛民主派(包括“占中三子”)以“对话之路已尽”为由,开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抗争行动。随着“双学”不断鼓动香港学界罢课,“占中”计划逐渐脱离其原始轨道。2014年9月26日晚上10时许,“双学”突然发动“重夺公民广场”③行动,令原本和平的罢课集会变得激进起来。戴耀廷遂于2014年9月28日凌晨1时40分宣布正式启动“占中”。但此“占中”已经不是“占领中环”,而是演变为包围政府总部的“占领金钟”。9月28日,警察为了驱散示威者而施放催泪弹,更多市民加入到运动中来,“占领行动”以金钟为主场,迅速扩散至旺角、铜锣湾,甚至尖沙咀等地。

       此时运动的主要诉求由要求“符合国际标准的普选方案”变更为“撤销人大8·31决定,重启政改咨询”。值得注意的是,期间有人宣称这是一场“革命”,还有人“要求行政长官下台”,而媒体也不断揭露运动中有外部势力插手,从而使运动非常契合“颜色革命”的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占领运动”是因行政长官普选方案纷争而引发的一场运动,缘起于“占领中环”运动,但又取后者而代之。

       (二)“占领运动”的过程

       抛开“占领中环”运动不谈,“占领运动”可以分为前期酝酿期、爆发及高潮期、胶着期、衰亡期四个阶段。

       前期酝酿期(9月22日至9月27日)。严格地讲,这个时期不属于“占领运动”,但却是“占领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该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双学”发起的9月22日至9月26日的学界罢课运动、9月26日在添美道及立法会露天广场举行罢课集会、集会后突然“重夺公民广场”、9月27日因部分参与学生被捕而引发大批支持者加入,等等。

       爆发及高潮期(9月28日至10月8日)。9月28日示威者突破封锁,占领夏悫道,更将范围扩大到西至中环干诺道中近毕打街、东至湾仔告士打道近演艺学院,南至金钟红棉路。“占领运动”随即爆发,除了金钟外,示威者还建立了旺角和铜锣湾占领据点。随后运动进入高潮期,一度拥有添马舰—金钟—中环—湾仔、旺角-油麻地、铜锣湾、尖沙咀四大占领区。在此阶段,尽管反占领人士发起了“反占领运动”集会,但占领区仍然热情高涨;在与政府和警方的对峙中,占领人士占据优势,“双学”甚至于10月3日单方面搁置与政府的对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