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道德上独立自主的人:论道德事实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正江,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研究员,博士后,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内容提要:

要培养道德上独立自主的人,就要告诉学生道德的理由。否则就是说教、思想灌输。由“格物致知”而“诚意正心”等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提出了道德成长需要以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为基础。道德的客观必然性不能推出“应该做什么”,但能够使人明白所选择的后果。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并非不自由,自由的历史含义是摆脱他人或群体、集团之意志下的思想上或身体行动上的束缚。道德教育有两类:道德价值教育和道德事实教育。道德事实教育的方法有对话法、道德经验知识教育法等。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5)03-0060-05

      在道德教育中,我们首先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人为什么要遵守道德?为什么要诚实、感恩、公正、廉洁、仁爱……?难道,这仅仅是人的意志、愿望、态度、兴趣、追求、信念吗?仅仅是权威的要求与命令、他人的暗示与模仿、传统与习俗吗?人遵守道德有没有客观必然性、规律性?如果我们承认人类社会及其各组成部分(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教育等)的产生与发展变化是有客观规律的,那么何独道德没有规律性呢?

      一、探索道德客观必然性的意义

      学校、教育以探索和追求真理为最基本的宗旨。在道德教育领域,如果不追问道德的理由,仅仅要求学生:你们要诚实,你们要感恩,你们要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你们要……这种教育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说教”。道德说教效果很差,说教多了更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为什么?因为道德说教总是要求人们付出、牺牲、奉献,而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因此,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说教的动人作用一碰到私人利益,必要时一碰到竞争,就又会立刻烟消云散。这种说教同站在水池边的老母鸡向它孵出的在池中欢快地游来游去的小鸭所作的说教是一样的。虽然水里容易淹死,小鸭还是下了水。”[1](这里的“老母鸡”似应为“老母鸭”,但原文如此。——笔者注)

      如果说教成功,那么后果就更为严重:要求学生诚实,学生就诚实;要求学生廉洁,学生就廉洁……要求学生什么,学生就做到什么,而毫无科学理由可言,这是训练奴性,是灌输、洗脑。在追求民主、平等、独立、自由、人权与人道等的21世纪,说教与灌输可能存在思想控制与专制、奴化的嫌疑。

      道德教育要培养具有自由意志、独立精神与独立人格的人,一定要有道德的理由,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只有这样,学生的道德发展才会从他律到自律,从依赖到独立自主,从道德必然王国走向道德自由王国。

      二、道德客观必然性问题的提出

      (一)儒家对道德客观必然性的认识

      孔子在《论语·尧曰》中指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他“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命、天命,一般指上天的旨意、必然性。在孔子看来,要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就要懂得世界宇宙的根本规律;而懂得了世界宇宙的规律,也就把握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命运。因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的人生、命运与世界宇宙的根本规律是一致的,是由后者决定的。人若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命运多舛,人生曲折、坎坷。

      《礼记·中庸》提出:“自明诚,谓之教。”通过教育,明白道理,就能够达到“诚”的境界。《礼记·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即为人处世、对待一切都老老实实,态度真诚,规规矩矩,实事求是,这是一种理性、客观的人生态度。正心指端正心术,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有各种不正当的贪欲。可见,通过科学研究而获得的知识可以转化为人生态度(诚意),而这种人生态度可以转化为善良意志(正心),有了善良意志就可以实现修身。道德修养的起点在“格物致知”,即研究世界、事物,获得科学知识(包括道德必然性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诚意、正心之类的非理性成分,如需要、欲望、动机、兴趣、态度、信念等,如果由“格物致知”产生出来,那么就是合理的;反之,其合理性就难以保证了。另一方面,“格物致知”为何能够产生“诚意正心”?人是需要有敬畏的。历史上,道德态度、敬畏往往是由上帝、神仙、皇帝等权威产生的,但在信仰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权威都不存在了。于是,一些人胆大妄为、为所欲为、无所不为,信奉“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有人提倡敬畏人民、敬畏法律,但这些人就是不惧怕人民,不惧怕法律。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能够让他们敬畏的吗?有,那就是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就要遭受惩罚,这是必然的;能够逃避惩罚者,那是偶然的,是侥幸。可见,由“格物致知”而产生“诚意正心”之道德态度和敬畏,是唯一科学的。

      如何格物?早期经典儒学家们没有说。直到宋朝,理学家们才提出了“穷理尽性”的观点(《易经·说卦》提出过“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但并没有将其与“格物致知”联系起来)。“格物”包括“穷理”和“尽性”。“穷理”即研究外部世界,掌握客观规律、世界的起源等。“尽性”指研究人的本性,认清自己的本性是什么,懂得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

      如何“穷理”?如何“尽性”?朱熹的办法是“读书穷理”。王守仁的办法是“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些办法都是错误的。由于思维方式的原因,中国古代没有找到正确的“格物”途径,所以自然科学没有发展起来。而没有科学知识、科学真理的浸灌,中国古人在道德修养上也就很难彻底,往往存在虚伪、表面化现象,一旦遭遇现实利益的考量,就纷纷暴露出人性的弱点。

      (二)《道德经》对道德必然性的提出

      在道家鼻祖老子看来,“道德”重在“道”,有“道”才有“德”,没有“道”,何来“德”?“道”不仅是“德”之源和本,亦是世界、宇宙和万物之源和本。“道”既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也是宇宙万物的动力,还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