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学的理论创新与美学的三重转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程相占,山东大学 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 程相占,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环境美学将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艺术转向艺术以外的环境以及环境之中的各种事物,提出并论证了新型的环境观、美学观及各种环境审美欣赏与审美体验模式。环境不仅是常识意义上的物理环境,而且也是被人知觉到的环境格式塔;美学不仅是美的哲学,而且也是审美欣赏理论与审美体验理论;恰当而审美地欣赏环境,需要恰当的欣赏模式。美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环境扩大了美学的研究领域,美学则促成了一种新型的环境观。这种环境观的主旨在于克服人与环境的二元对立,倡导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环境美学隐含着三重富有美学史意义的重要转向:美学的生态转向、身体转向和空间转向。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字号:

       环境美学所引发的美学转向是显而易见的:它将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艺术转向艺术以外的环境以及环境之中的各种事物。但是,研究对象和范围的转向只不过是美学转向的表层,在这种表层下面还隐含着深层的美学转向。概言之,由环境美学所引发的美学深层转向至少包括三重:生态转向、身体转向和空间转向。

       一、环境美学的三种工作性定义

       提及环境美学,笔者首先想到国际著名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的一个论断:环境美学“是一个学科,具有其自身的概念、自身的研究对象和问题;而更加重要的是,它有其自身的贡献”①。在另外一个地方,伯林特再次重申:环境美学“具有其自身合法性的,具有自己独特的概念、问题和理论”②。笔者认为伯林特的论断是符合实际的。那么,什么是环境美学?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来看三位重要环境美学家的不同表述。

       第一位是芬兰学者约·瑟帕玛,他于1986年出版的《环境之美:环境美学的普遍模式》一书中提出:“环境美学基本的出发点是将美学理解为‘美的哲学’。环境之美是其研究对象,对于环境之美的各种批评也是其研究对象。”③也就是说,环境美学是研究“环境美”的学科。

       美国学者阿诺德·伯林特在1992年出版了其环境美学代表作《环境美学》,从该书“前言”的关键概念可知,他认为环境美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对于环境的审美知觉体验”。④在为牛津大学版《美学百科全书》所撰写的“环境美学”条目中,伯林特对于环境美学作了比较详尽的解释:“在其最宽泛意义上,环境美学意味着:作为整个环境综合体一部分的人类与环境的欣赏性交融——在这个环境综合体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是各种感觉性质与直接意义的内在体验。……因此,环境美学成为对于环境体验的研究——研究其知觉维度与认知维度的直接而内在的价值。”⑤这段话的核心术语是“环境体验”,其关键是“人类与环境的欣赏性交融”。如果我们对于伯林特的美学理论有足够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段话其实也反映了他的美学核心,也就是他自己概括的“交融美学”。⑥

       有别于上述两位环境美学家,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森对于环境美学的解释则是:“环境美学是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两到三个美学新领域之一,它致力于研究那些关于世界整体的审美欣赏的哲学问题;而且,这个世界不单单是由各种物体构成的,而且是由更大的环境单位构成的。因此,环境美学超越了艺术世界和我们对于艺术品欣赏的狭窄范围,扩展到对于各种环境的审美欣赏;这些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而且也包括受到人类影响与人类建构的各种环境。”⑦简言之,卡尔森所认可的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于各种环境的审美欣赏”。

       二、环境美学的独特概念、问题和理论创新

       以上三种环境美学的定义有较大差异,原因在于“环境美学”这一术语既包括“环境”,又包含“美学”;不同的理论家既有其不同的“环境观”,又有其差别更为显著的“美学观”。也就是说,正是环境观与美学观的差异,导致了对于环境美学的不同理解。我们首先来看瑟帕玛。

       在其代表作《环境之美》一书的开篇,瑟帕玛写道:“美学一直由三个传统主导着:美的哲学、艺术哲学和元批评。在现代美学中,艺术之外的各种现象从来没有得到认真、广泛地研究。笔者这本书的目标是系统地描绘环境美学这个领域的轮廓——它始于分析哲学的基础。笔者将‘环境’界定为‘物理环境’,其基本区分是处于自然状态的环境和被人类改造过的环境。”⑧瑟帕玛所持的美学观就是他所说的“三个传统”的合并,即美学=美的哲学+艺术哲学+元批评。后两者集中体现了分析美学对环境美学中的影响。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瑟帕玛对环境的详尽解释。他说:“环境(the environment)是环绕我们的东西(我们作为观察者处于它的中心),我们用我们的各种感官感知它,我们在它的范围内运动、获得我们的存在。这里的问题是感知者与外在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使没有感知者,外在世界依然存在。”⑩这是对于环境的最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极其接近我们的常识或哲学上的朴素实在论:客观存在的外部环境就是“环绕某物之境”,也就是说,环境总是相对于一个具体的中心而言的:谁是感知者,谁就是它的中心。这种环境观受到了伯林特的指名批评;此外,瑟帕玛在环境一词前加了一个定冠词“the”,表明环境是“这个特定的环境”;而这一点更是伯林特所坚决反对的。在伯林特看来,添加一个定冠词,意味着“环境”是可以客观对象化的一个“客体”或“对象”——而这是对于环境的根本误解,所以伯林特用了很大精力来批判分析这个问题。

       如果说瑟帕玛的美学观忽略了“美学之父”鲍姆嘉滕所提出的“感性学”(笔者更愿意使用“审美学”这个术语,下文一律采用之)的话,那么,伯林特则非常着力于回到审美学的源头那里,并且,这种美学观反过来改造了瑟帕玛所论述的那种外部客观环境观,使得伯林特对于环境有着独具一格的理解,从而成为当代环境美学的重大理论收获之一。

       为了最便捷地了解伯林特的美学理论,我们不妨参考他本人的一段学术声明。他说:“感官的知觉(sense perception)位于‘审美学’(希腊语,aisthesis,意思是‘通过各种感官而得到的知觉’)这个词的词源的核心之处,而且,它是审美理论、审美体验及其各种实际应用的中心。伯林特在审美(the aesthetic)中发现了人类价值的本源、征兆和标准……伯林特的哲学思想源自对于体验的彻底解释——这种体验受到两种哲学的影响,一是实用主义那非奠基性的自然主义,二是存在主义现象学那不可分的直接性。无论是在艺术中还是在环境里,这引导着他强调活跃欣赏的交融(engagement)与连续性(continuity)。”(11)这段话可谓言简意赅,它表明伯林特的美学观即“审美学”,指出审美对于人类文化创造的根本意义,并介绍了伯林特美学的两个哲学来源——实用主义与现象学,提出了伯林特美学理论的三个关键词:知觉、交融、连续性。而这三个关键词都是伯林特对于环境美学的独特贡献,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今环境美学的理论高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