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视角下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创新模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丛改,南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原文出处:
市场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对体育事业单位来说,以审计为视角进行绩效预算管理,不但能确立行政奖惩的标准,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为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为此,在实施绩效管理时要认真考核,把绩效评价信息予以及时反馈,适时向公众公开,在推动绩效预算改革的同时,提高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一、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必要性与预算编制的内容

      1.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和平衡预算,有利于资源的配置和优化。这是因为,对体育事业单位而言,可以借助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预算管理工作只有细致进行,把各部门的资金需求进行汇总,借助沟通和协调,才能权衡利弊,保证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和高效。其中,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要求把业务目标数量化、精细化和标准化,通过审计对其结果进行考核,并借助审计方法对预算进行调整和平衡,使预算真正发挥作用,服务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当然,和个人绩效预算管理相比,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更注重效率的提高,而效率的考核工作通常要在审计部门和相关社会机构的主持下进行,审计结果不但关系到拨款的依据,还会影响到体育事业的进步。

      (2)对体育事业单位而言,绩效预算不但要对“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管理,还要对“投入-产出-效益”管理模式加以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体育事业单位(比如体育局)借助该方法进行预算管理,不但能够保证体育战略规划的正确推进,还能使之建立在可靠可行的基础之上。在体育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中,运动员的自身培养或者直接引进都会对绩效预算产生直接影响,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对前者来说,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忠诚度都显著优于后者,但是对后者来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可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培养方案要配以不同的资金支持方案,也要为此编制不同预算。而选取其中的何种方式,不但与体育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目标直接相关,也决定了能否从源头上做好资金规划和预算管理。

      2.体育事业单位编制绩效预算的内容

      体育事业单位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方法,能够在机构内部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责、权、利,对激发员工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全面树立绩效预算管理的集体观念大有裨益。而在这一过程中,编制绩效预算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主要涉及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的编制。

      (1)支出预算的编制。体育事业单位的收入相对多元,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等都是其收入来源。但是,为了合理安排财政拨款,强化成本控制,提升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体育事业单位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考虑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的依据也要考虑定额标准。比如,在人员方面,要依照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有关人事政策统一口径,在公用支出方面要依照实物测算和用量,对当前价格加以确定,以此形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2)收入预算的编制。从财政学的角度讲,财政补助收入指的是依照相关政策和制度,以健全人员信息数据库为基础确定定额标准。体育事业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大多源自国家体育总局的补助。因此,对收入预算进行编制时,要尽量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通过归口管理,不断明确和界定具体的收入项目、征收部门与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把所有可能实现的收入编入预算之中。此外,对预算外资金要进行双向管理,提升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二、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特点与困境

      1.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特点

      (1)预算考核方面。体育事业单位在绩效预算管理方面具有自身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其考核的难度明显高于企业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对体育事业单位进行预算考核的人员一般要具有较强的体育专业知识,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总是如此,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存在一定差距,甚至只是将已有的数据加以罗列和对比,便得出了结论。这种做法不但难以完全体现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因此,审计视角下的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对考核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体育知识、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预算管理工作。

      (2)预算编制方面。近年来,体育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实施的是“零基预算”方法,在确定预算收支水平时依据的是具体人员的情况和业务实际发展状况。可是,体育事业单位具有自身属性,一些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排除发生预料之外事情的可能,这就会给资金支出增加不确定性。所以,为了降低预算的运行难度,体育项目的运行就应体现出阶段性与特定性的特征,使某一阶段的体育活动能够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有机结合,保证预算编制更具前瞻性。

      (3)预算执行方面。在前文的分析中已指出,体育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一般有三种:财政拨款、财政部分拨付和自收自支。对于这些经费,倘若缺少严格的执行预算,其就会出现随意调整和增加预算的情况,甚至会显著降低预算编制工作的效果;此外,如果无法正常实施预算执行,无法保证其规范性与严谨性,还会给预算考核工作带来严重后果。当然,体育事业单位的一些项目具有明显周期性和延续性的特征,这些项目的部分支出费用是无法确定的,体育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率也会处于较低水平。

      2.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监督、激励与考评机制。经验表明,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执行要在财务部门统计之后,将信息传递至执行部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两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和交流十分有限,一旦遭遇临时性的紧急突发事件,就难以在第一时间构建必要的挽救措施。此外,一些预算监督管理机构未能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体育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丧失秩序,绩效考核工作难以顺利进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些体育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监控制度缺位,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刚性与严肃性,机制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系统考核机制缺乏,致使体育经费随意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