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阳区到海淀区,是可以不绕道阿尔卑斯山的,坐地铁10号线就行。 ——刘瑜《今年您施密特了吗》 0.“都”的左向和右向量化规则 “都”的语义一般说是表示“总括”,形式语义学则用“全称量化”的术语。“都”是不是道地的全称量化词,近来有不同的看法(参看徐烈炯,2014),其实吕叔湘(1981)用“总括”来说明“都”的语义已经十分贴切,形式语义学的基础是客观主义的语义学,而“总括”是说话人在当场总括,带有主观性(张谊生,2005)。本文的重点不在这里,为了便于跟以往的研究展开讨论,沿用“全称量化”的名称(意指“总括”),主要讨论量化的方向问题。形式语义学的分析方法(如句子结构的“三分”法)可以借鉴采纳。 蒋静忠、潘海华(2013)一文(以下简称蒋潘文)是见到的论述“都”的量化方向的最新文章,在潘海华(2006)一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观点是:坚持一个“都”表示全称量化,按量化的方向分为a类(左向量化)和b类(右向量化),又各自按量化域有无等级差别分“
”(无等级差别)和“
”(有等级差别)。列表如下(我们加上例句):
左向量化和右向量化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语义上有无“排他性”,左向量化无排他性,右向量化有排他性。如“这些书他都看了”不排除他还看了其他的书,“他连房子都买了”不排除他还买了其他的东西,而“他都写的小说”排除他还写其他形式的作品,“天都黑了”排除(现在)天亮、天暗等其他状态。量化域有无等级差别,举例来说,“这些书他都看了”和“他都写的小说”,“这些书”和“小说”内部都没有等级差别,而“它连房子都买了”,“房子”引发一个等级序列,如“电视-汽车-房子”,其中房子是买的可能性等级最低的,“天都黑了”的“黑了”也引发一个等级序列,如“天亮-天暗-天黑”,其中天黑状态是可能性等级最低的。各类“都”字句的语义解释规则有两条,P1是左向量化规则,也叫“话题规则”;P2是右向量化规则,也叫“焦点规则”。各自使用的条件是: P1:“都”左边存在着可以充当量化域的短语,或者可以由焦点、语境等推导出“都”的量化域。 P2:“都”右边的述题中含有一个对比焦点成分。 两条规则的使用顺序是:P1优先于P2。 1.“都”的量化迷途 我们支持一个“都”的观点,也接受“都”表示全称量化,还赞同区分“
”(量化域无等级)和“
”(量化域有等级)。我们不同意的是按量化方向(左向右向)对“都”的用法加以区分,这一区分使人陷入量化迷途,结果是两条语义解释规则P1和P2之间不协调。下面一对句子是蒋潘文用来支持其解释规则的重要例证: (1)a.小李都买呢子的衣服。 b.小李都买的呢子衣服。 (1a)适用于左向量化规则P1:量化域位于“都”的左边,可以通过语境补出来,如“小李(每次)都买呢子的衣服”,量化域是“每次”。句子的意思是:小李每次都买呢子的衣服,同时,他也可能买了别的东西(无排他性)。(1b)他们认为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这一次)小李都买的呢子衣服”,除了呢子衣服没有买别的(有排他性),适用的是右向量化规则P2。第二个意思是“(这几次)小李都买的呢子衣服”,除了呢子衣服没有买别的(也有排他性),得出这个意思要先使用左向规则P1(左边可以补出“这几次”来),再接着使用右向规则P2(右边的“的”表明“呢子衣服”是焦点)。 这样的处理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1a)可以是对问话“小李都买什么样的衣服?”的回答: (2)问:小李都买什么样的衣服? 答:小李都买呢子的衣服。(=1a) “什么样”是位于“都”右边的焦点,因此问句适用于P2规则,那么回答“什么样”的“呢子的”(无需重读)也是“都”右边的焦点,答句(1a)也应该适用P2规则。下面是同样的情形: